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702)+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如此装扮的她在人群中无人能认出来。

随顾瑶一起出来的包括秦萧和十几名近卫,他们也都乔装成了百姓。

顾瑶看着楚家的马车从自己面前驶过,这是一辆鎏金马车,是两年前楚融在西北打了一场胜仗,她赏赐给楚家的。除了楚家,她还给岳家赏了一辆。

马车驶过时百姓们纷纷议论:

“这鎏金马车值不少钱吧,听说一辆值上百万两呢!”

“是啊,何止鎏金马车,那拉马车的马都是价值千金的赤兔马呢。”

“这么值钱吗?这楚家可真是实富可敌国啊!”说这句话的是顾瑶。

她说完后,周围几个百姓都看向了她。

这时一个大叔对顾瑶摇了摇头,道:“妹子,你可别乱说话,这话传到楚夫人的耳朵里,你可就遭殃了。”

顾瑶哦了一声。

她看得出来,这民间的百姓对像楚家这种站在权利顶峰的权贵还是很忌惮的。

马车驶过后,百姓们继续逛街的逛街,卖货的卖货。

顾瑶则拉着周玲绕过一个巷子,来到一家地铺。

地铺的掌柜此时正在打扫屋子,看到有客人进来了,他忙放下了手里的扫帚,笑着过来迎客,道:

“两位娘子,是要买田还是买宅子?我们铺里最近新上了一批田产,都是上好的良田,价格实惠。”

顾瑶没有接话,而是看着店铺里挂着的牌子,这每一块牌子上都写了要卖的田产数目和所在的位置,以及田地的优劣。

顾瑶取下了其中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东郊虹口镇上等水田七百亩,低价售卖。

“店家,这田怎么卖?”

顾瑶将取下来的牌子递给了店家。

这铺子虽然不大,看着只有四五十个平方,但这里挂了几百块牌子,也就是说有金陵城有几百户人家委托这家铺子卖地。

“七两银子,只要七两银子一亩。”店家比了一个七的手势,笑着说道。

“七两银子不便宜了,我怎么听说今年良田只要六两银子一亩呢。”顾瑶也笑着回道。

当然她不是来买田的,而是来看看行情的。

店家见眼前的女子十分陌生,猜对方可能是外地来了,于是赶忙解释道:

第1055章 希望所有百姓都不会饿肚子

“娘子有所不知,这东郊虹口镇的田可是金陵最好的田。虹口镇地势平坦,又有红水河贯通南北,就算是遇到大旱年,这虹口的田也有水灌溉,旱涝保收,这田娘子买了一点都不亏。”

顾瑶露出惊喜的表情,道:“是吗,若能旱涝保收,那这田确实值这个价。”

顾瑶顺着店家的话往下说。

店家看眼前这位女子好像有些动心,便又道:“是啊,娘子应该也知道,这金陵的田价两年多来降了至少两成,往年这上好的水田,要卖十两银子一亩。”

“那店家可知为何田价降了?”顾瑶假装好奇的问道。

当然这就是她想看到的结果,田价按照她的预期,在不断地下跌。

店家看着眼前的女子,她的穿着打扮像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但这眉眼看起来却显得十分年轻,就算穿着普通的棉布衣裳,他也能感觉到这应该是个官家娘子。

店家于是回道:“听说是因为田亩新政,自从这田亩新政试行后,这卖田的乡绅大户是越来越多,你瞧瞧我这店里,比往年挂的牌子多了一大半。”

顾瑶再又看了看其他的牌子,不过看完之后,她并没有说要买田,而是对眼前这位热情的店家说道:“店家,我在回去考虑两天,和我夫君商议一下,若真决定买,改日再来找你。”

顾瑶说完,朝店家摆了摆手,然后走出了这家地铺。

出来后,顾瑶看到了守在门口的秦萧。

秦萧穿着青色长衫,戴着斗笠,腰间挂了一把长剑。

见到顾瑶出来了,秦萧并没有走过来,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点头示意。

顾瑶微微一笑,同样的朝秦萧点了一下头,不过看到他在自己身边守着,她心里便放心多了。

她很少有机会出宫,当了十年帝王,她出宫的次数不超过十次,此次出来,主要是看看民间的百姓,看看自己管理的这个国家。

从地铺出来后,顾瑶又绕了一条街,然后进了一家米铺。

这米铺顾瑶九年来前来过,她还记得当年的米价。

顾瑶进来后,发现米铺里的米并不多,几个大缸都是空的,其他面粉、盐、糖等基本物资倒是满的。

米铺的店家见有客人进来后并没有过来招待,而是拿着算盘继续算账,只随口说了一句:“要买什么自己挑,不讲价。”

顾瑶从一个米缸里抓起了一把米,这是上好的白米,在民间又叫精米,标价是八文钱一斤,旁边一个大缸里的则是碎米,颜色发黄,看起来是不大好,标价是六文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