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百姓天没亮都到李记地铺的门口排队,等着买田。
而卖田的依然是楚家。
楚家去年卖了六千亩地,今年又挂出来上万亩良田。每亩田依然是八两银子,这可比别家卖的便宜两成。
和以前一样,这良田每天只挂出一百亩,所以他们得提前排队,等着抽签,抽到了才能买到这实惠的地。
不远处的茶楼上。
苏墨正和自己的亲家杨东庭,吏部尚书孙锦成,翰林院学士张昭一起坐在二楼的雅间里喝茶。
窗户开着,他们透过窗户便能看到对面店铺的景象。
两三百人排队等着买楚家的地。
这种情景已经持续多日了。
然而看着这种景象,几人都是眉头紧锁。
“苏相国,皇上真的不能延迟推行这田亩新政吗?”翰林院学士张昭此刻心里很是烦闷。
这田亩新政一来,他家里那些地每年就得交上千两银子的税。
他一年的俸银才两千两。
苏墨蹙了蹙眉头,没有回话。
吏部尚书孙锦成则长叹一声,道:“看样子皇上是铁了心要推行新政了,同时和北边两个贼国开战,皇上都不愿意推迟,可见皇上是下了决心的。”
杨东庭,“推行新政需要交田亩税事小,现在的问题是派去同州推行新政的许崇山和司马煊搞了个什么补贴粮策略。将每年收上来的税粮以三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挂了绿牌的佃户或者田少的农户。”
“若所有州县都这么推行新政,那这粮食的价格必然会大跌。到时候一亩田产粮两百斤,其中一半要给佃户,剩下一百斤粮食只能卖两百文钱,其中一百文钱交税。这么算下来,这一亩田以后就只能赚一两百文钱,若是遇上灾年,颗粒无收,还得赔税钱。”
第1038章 尔等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
想到这些,杨东庭就头疼不已。
他杨家可是有一万八千多亩地。
孙锦成:“杨大人,看来皇上是认可了同州的那套法子,所以今年起,朝廷才不给我等官员发禄米了。皇上说是因为打仗,粮食要留给边境的将士。现在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皇上这是要把每年收上来的税粮都用作补贴粮。这样一来,民间的百姓就都拿着绿牌子买补贴粮了,那米铺里十文钱一斤的粮食就会卖不出去。”
“长此以往,粮价必然大跌。粮价一跌,田价就会跟着跌。到时候,一亩田怕是五两银子都卖不上了。”
这话说完,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一直没回话的苏墨,突然指了指远处的地铺,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楚太傅卖地的原因。他倒是个聪明的,去年就预测到了将来田价会大跌,所以一边收买人心,一边卖地。”
苏墨此前一直没想明白楚太傅如此高调卖田产的原因,今日算是看明白了。楚太傅就是故意的,一边卖田作秀,讨好皇上和民间的百姓,一边将将来可能跌价的田产换成银两。
如此精明,不像个行军打仗的大将军,倒像个商人。
“苏相:,那我等该怎么办?也去卖田吗?”张昭看着眼前的这位中书令。他现在可是上了苏家这条船,想下船也下不了了。
苏墨沉思了片刻,回道:“对,卖田。田亩新政皇上会作为国策推行,尔等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
苏墨可没有忘记昨日皇上对自己说的话。
皇上的目的就是要将权贵乡绅的财富流向普通的百姓,以减少贫富差距。
“苏兄……”杨东庭长叹一声,道:“当今皇上乾纲独断,听不进任何人的谏言。”
苏墨摇了摇头,看着杨东庭,严肃道:“亲家,这样的话以后不可再言。当今皇上是明君圣主,我等按皇上的旨意办差便是。”
“你们都记住了,往后不可言皇上的不是。她是君咱们是臣,做臣子的若与君主作对,下场会怎样,想必诸位都知道。”
苏墨警告道。
他可不希望自己船上的人出什么问题而牵连到了自己,甚至牵连到了大皇子。
如今这位皇上手握大权,既有楚家的支持,又有岳家的支持。
自古以来能掌控军队的君主便是权力最大的君主。
自己是文官,就算坐到中书令的位置,也不及手掌大军的武将。
“苏相,我们都记住了。”
“还有,以前你们贪污受贿也好,以权谋私也好。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自己把屁股擦干净。从今往后,必需做一个清官,否则被皇上抓到了,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们。皇上可是连新城公主顾长英都毫不犹豫的处死,何况你们呢。”
苏墨很担心自己手下的这些人出事,尤其是孙锦成,他还没有忘记元祐三年,自己为了保住这个下属,派人在狱中暗杀了湖州知府许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