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685)+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顾瑶依然没有回话。

她记得华夏古代隋唐时期,商人以及商人的后代都是不能出仕做官的,到宋朝时这个政令有所放松,但明清时期,商人的地位明显提高,商人及其后代也都能参加科举考试。

顾瑶此时很惊讶,这个规定商人不能出仕做官的竟然是庆元女帝。

这时礼部尚书杨东庭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也反对商籍户入仕,商人一旦入仕,便可以以权谋私,以朝廷官员的身份为他的家人和亲属谋取私利。圣人云:万乘之国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然者何也?国多失利。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说得就是商人乱国啊……皇上。”

顾瑶点了下头,这话倒是有些道理。

商人一旦得到了权利,确实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敛财。这样整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会更大,富人越富,而穷人越穷。

但大越国现在处于商品经济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发展的阶段,甚至民间也出现了许多的手工厂,比如江南的织造厂。

若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那么民间的商品经济会进一步发展,这可能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平衡利弊后,顾瑶回道:“朝廷能有这么多的赋税收入,商籍户功不可没。朕曾说过,天下子民皆是朕的子民,朕当一视同仁。这士农工商的说法是该丢弃了。这样……从明年起,允许没有偷税漏税的商籍户和工籍户参加科举考试。”

“皇上圣明!”

张昭没想到皇上同意了,于是赶紧跪下行礼。

然而此时,大殿内其他官员则几乎同时反对道:“皇上三思!”

礼部尚书杨东庭再又站出来说道:“皇上,不可呀……臣刚刚已经说明缘由。这商籍户若可参加科举,那他们……”

顾瑶打断了这位杨尚书,道:“杨东庭,朕刚刚已经思考过利弊了,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那是因为那时候的税银主要是人头税,田亩税。但如今我大越国已经停征了人头税,田亩税也在改革中。这商税已是最主要的赋税来源。”

第1029章 高平六百里加急

“不过相关的条令需要完善,这商籍户入仕有一定的条件,商籍户必须为地方州县修建一座可供六十名孩子读书的学堂,其本人或其子女才可报名参加科举考试。而一旦入仕,全家三代人便不可再经商。”

“士族不从商,这一条写入大越律令,违者没收半数家产,罢免官职。”

顾瑶希望大越国的经济越来越好,商业活动越来越返繁荣。

这样百姓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朝廷也有银子打仗。

“皇上,您说的士族不从商可是指朝廷上下所有的官员?”刚刚还很高兴的张昭此刻紧张了起来,他自己就私下里有在金陵以自己妹妹的名义,开了两间铺子。

“自然是指所有的士族,包括你们每一个人。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规定,只是我朝并未将此规定写入律令,所以便有一些官员钻空子,以自己亲属名义在民间开铺子做生意,利用手里的权利,赚的盆满钵满。从今以后,这种吏商不允许再出现了。”

顾瑶说完,发现一些官员低着头,像是怕自己注意到他们一样。

其实自从得到天机堂的情报后,这些官员的许多秘密她都知晓了,就今日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便有三十几人是贪官污吏,有的贪墨银子数十万辆,有的以权谋私,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到衙门里当差役。还有的便是吏商,自己做官,然后以兄弟姐妹的名义开办酒楼、医馆等店铺经商赚钱。

这大越国官场腐败到,她随便查个人都能查出问题来。

文武百官们皆陷入沉思中,他们有的想站出来说什么,但伸出的脚又马上收回来了,毕竟此时若站出来反对,会引起皇上的怀疑。

顾瑶见众人不再说话,便起身走下金銮殿,嘴里说出两个字,道:“退朝!”

顾瑶说完,从侧门走出了承光殿。

但她刚踏出承光殿,转身便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御林军将士朝承光殿跑来。

“报!高平六百里加急!”

士兵一边跑,一边喊。

听到这个声音,顾瑶一下顿住了。

反应过来后,她转身又走进了承光殿。

准备离开的官员们也在听到士兵的急报后,立即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士兵进入承光殿后,单膝跪地,然后双手呈上自己刚刚接到的紧急军报,道:“皇上,高平县紧急军报。”

“快拿上来。”

顾瑶一颗心咚咚直跳。

这感觉就好像自己高考时查分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