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够,当地的官员和这些布商勾结,每年将五十万匹丝绸销往了东洋、南洋等地十几个国家。据臣所知,上等丝绸在我大越八两银子一匹,但是卖到国外是翻倍的价格,也就是十几两银子一匹。朝廷规定,销往外国的布料,要按售价的两成给朝廷交市舶税,他们每年逃掉的市舶税就是上百万两。”
“这两项加起来,可是两三千万两银子呀。”
马伯恩直接算了这些年朝廷遭受到的损失。
而这些银子应该是被那些官员一级一级层层贪墨了。
顾瑶感觉自己胸口燃着一股火焰,她以手扶额,紧紧闭着眼,平息自己要爆发的情绪。
这些人可不止贪墨了这么多银子,更可恶的是他们毁堤淹田,导致一万多人丧命,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四县洪灾杨州几百万亩土地被淹,这些被淹的田地今年将颗粒无收,还有二三十栋被淹的房子倒塌,马路也被冲毁,这些损失若算进去,那可是几千万两。
想到这些,顾瑶就心梗。
“皇上,臣以为该把这些负主要责任的官员押到金陵来审,他们贪墨的银子都去哪里了,也要一笔笔查出来。”苏墨见皇上闭着眼睛不说话,便主动站出来说道。
“是的,皇上,这些人罪无可恕,必须严审他们,追回朝廷的损失。”于长林也起身说道。
顾瑶思虑了一会后,语气低沉的回道:“朕等下就下旨,让皇城司把这些畜生押到金陵来。”
顾瑶直接用畜生两个字形容这些贪官污吏。
她想她翻遍华夏史书,也找不到比这些人更可恶的。
“还有……”
顾瑶接着说道:“抓了他们,华南布政使衙门就没人了,现在杨州的情况很糟糕,你们给朕推荐一个有魄力,有手腕的人去杨州。”
此时此刻,顾瑶恨不得自己去杨州,但她身为君王,她现在无法离开皇宫。
三人都没有立即回答。
好一会儿后,苏墨说道:“皇上,臣推荐都察院御史中丞邱泽接任华南布政使一职。”
第951章 不要公开这些人的所有罪行
顾瑶想了想,没有点头。
她想选个自己信任,知根底的官员下去,但一时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她这个君王当的最郁闷的地方就是虽然朝廷上下有这么多官员,但关键时刻要用人时,却选不到合适的。
她登基六年,科举也考了两次了,但这些年轻的官员缺乏历练,不能大用。而年龄大的这批官员是以前文皇帝在位时出仕的,文皇帝那么昏庸,重用赵家那一大帮子势力,提拔上来的官员多数也没什么才能。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顾瑶细想后,回道:“苏爱卿,在想想有没有更合适的。”
顾瑶对这个御史中丞邱泽印象深刻,此人倒不是贪官,但是个比较迂腐、喜欢挑刺的人。
他可没少骂她这个君王,她对此人的印象实在不好。
“好,那臣就在想想。”苏墨看得出来,皇上对自己提出的人选不满意。
“皇上……”苏墨将刚刚那些奏折和账本都收了起来,放到了御桌上。
他顿了顿,再道:“臣等已经知道杨州的情况,但臣想给皇上提个建议。”
“你说吧。”顾瑶看着苏墨,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苏墨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说道:“臣想建议皇上不要公开这些人的所有罪行,就公开他们勾结布商贪污了朝廷的税贡,数额巨大。如此就打住吧。”
“苏爱卿,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不公布他们的所有罪行?”顾瑶皱着眉头问道。
苏墨正想回话,但一旁的于长林突然插话,道:“皇上,臣也赞同苏大人的建议。这些您在名单上用朱笔勾出名字的官员,他们犯的可是滔天大罪。若将他们毁堤淹田,导致杨州特大洪灾,一万多人丧生,几十万人流离失所的罪行布告天下。那可能会导致民怨沸腾,甚至可以引起杨州当地的灾民暴乱。还有,这些官员是朝廷任命的,百姓们只会觉得是朝廷腐败,用了这样的贪官污吏,祸国殃民啊。”
顾瑶嗯了一声,她没有回于长林,而是看向户部尚书马伯恩,问道:“马爱卿,你也是这么想吗?”
顾瑶看出来了,苏墨和于长林两人都是典型的士大夫思想,以维护统治为目的,把朝廷的脸面看的更重要。
马伯恩捋了捋先长出来的胡须,他先是叹息一声,然后才回到:“皇上,臣对此事不发表意见,皇上觉得苏大人和于大人的建议可以,那臣也无话可说。”
“这么说,你是不赞成了。”顾瑶听得出对方话中有话。
马伯恩看了看身旁的两位同僚,他想了一下,说到:“皇上,若将这些人的所有罪行都公布,那朝廷确实丢了脸面,皇上也会丢了威望,但若不公布,那杨州死去的一万多冤魂,怕是死也不会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