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元祐六年二月初一。
开春后,金陵终于不那么冷了。
今日没有朝会,顾瑶召见了几位大臣,分别是苏墨、苏墨的儿子苏琦,女婿林澈,以及青州知府许崇山,翰林院学士司马煊。
“臣等参见皇上!”几人进了南书房后,一起行礼。
顾瑶看着他们,随即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册子,她将册子分到他们几人手中,一人一本。
分完后,她说道:“今日召见你们几位,主要是探讨下个月就要试行的田亩新政,具体的要求和原则朕都写在册子里了,你们回去后,将册子里的内容给朕牢牢记住。”
“臣等谨遵圣命。”
顾瑶再道:“此次试行新政,朕没有方法给你们,你们去了当地后,要根据当地的实情,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朕明确的要求是,当地的所有田地,不管是谁家的,都必须挂牌,每一亩田都有牌子,上面要写清楚田主是谁,每年该纳多少税。”
“挂牌之后,当地县衙要登记,府衙也要留底,对于以往隐瞒了田亩数,这次被查出来的,往年少交的田税不予追究,但从今年起,每家每户都要按挂牌后重新登记的田亩数缴纳田亩税。”
苏墨很快站出来了,此刻他的心里是又郁闷又担心。
毕竟这要去推行新政的可是自己的儿子和女婿。
“皇上,若没有方法如何行得通?他们去了也是新官上任,怕得不到当地官员和乡绅的支持啊。”苏墨有点不大明白这个君王心里的想法,她对新政如此重视,但却没有想出法子来。
“苏爱卿坐下吧。既然是试行新政,那便是摸索方法总结经验的过程,现在我们在这宫里说方法也只是纸上谈兵啊,真到了当地可不见得有用。既然如此,不如由几位去了当地后,根据实际情况想办法。”
“具体想什么办法,就看你们自己的脑子了,朕要的结果。”
顾瑶想这试行新政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是战争就得将军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战术。
所以她不定什么方案。
“皇上,那驻军呢?”苏墨再问,此时此刻,他必须向皇上要兵,如此才能确保自己的儿子和女婿的安危。
顾瑶答道:“每个试行的州郡,调两万兵进驻。如今东营和西营的将士们都在营中,你们想要哪个营的兵,自己提。”
“皇上,请调……”苏墨正想回答。
但顾瑶看向了站在一旁的苏家嫡子苏琦和苏家的女婿林澈,道:“你们自己提。”
顾瑶看得出来,苏墨很担忧,甚至有些焦虑。
想来他这些日子都在操心着这个事吧。
苏琦随即站了出来,他先行一礼,然后回道:“皇上,臣请调西营岳将军部下的兵。”
“好,你呢?”顾瑶又看向了林澈。
顾瑶记得林澈今年才二十二岁,比自己还小两岁,看着也还是个少年的模样,但他性格沉稳,倒是个能办事的。
“臣也请调西营的兵。”林澈回道。
第901章 为父只担心你们的安危
顾瑶点了下头。
心想,这应该是苏墨交代好了的。
顾瑶随后又看向许州知府许崇山和司马煊。
这两人刚刚在小声交谈,好像在说什么话,但她没有听清楚。
顾瑶于是问道:“你们二人呢?”
许崇山站了出来,回道:“皇上,臣和司马学士意见一致,请调东营的将士。”
“好……”顾瑶没有犹豫直接点头。
他们若再要西营的兵,她还要考虑给不给,毕竟西营若出去六万将士,那就只剩七万留营了。
“朕等下会下旨,你们拿到圣旨后,自己去东西大营,找两位主帅要兵。”
“臣等遵旨。”几人齐声回道。
——
出了昭和殿。
苏墨和自己的儿子苏琦、女婿林澈一起出了皇宫。
三人一起上了一辆马车去往了华园。
再有几日,儿子和女婿就分别要出发去往杨洲和泸州了。
这让苏墨心里十分的不安,他甚至恨不得自己去试行这个什么新政。
“父亲,跟我们搭档的副手你都选好了吗?”苏琦问自己的老爹。
他原本在锦州当知府,本以为当了三年知府就可以调回三省六部,没料被皇上选去杨洲试行新政。
“父亲都给你们挑选好了,这黄永炎七年前当过杨洲的通判,他对杨洲十分了解,对当地的乡绅大户也一清二楚。至于左励,他就是泸州人,在地方为官二十多年了,经验很丰富,是个狠厉的角色。”
苏墨给儿子和女婿都选了他认为的最合适的地方官去做副手。
“岳父,这新政利国利民,若真能推行下去,将造福万民,功在千秋。”林澈并不排斥去推行新政,甚至他还很佩服当今圣上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行田亩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