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煊,你觉得这次的田亩新政能成功吗?”顾瑶再次问道。
司马煊沉思了片刻,他看着眼前的君王,思虑后实话答道:“若让臣说实话,臣觉得很难,不过皇上是最英明睿智的君主,或许皇上能解决这千年来的顽疾。”
顾瑶,“你就不要给朕戴高帽子了,朕知道满朝文武都不看好这次试行的田亩新政,也知道许多人在等着看笑话。但朕还是要做,哪怕这天下了乱起来,朕也要做。”
不尝试就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哪怕失败,也能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皇上,臣有一个建议,不知皇上可否考虑。”司马煊想了想后,说道。
“但说无妨。”
第865章 把儿子和女婿往火坑里推
司马煊再道:“试行新政的三个州皆为大州,人口数都在三百万人以上,当地的乡绅富户也非常多,推行新令时,难免发生冲突,甚至有可能这些乡绅大户会联合起来反抗,比如他们买光当地的食盐、铁器,关闭商铺,毁坏道路,让官府的车子进不去,让普通百姓买不到必要的物资,甚至有可能暴乱。所以臣想请皇上派至少两万将士驻守当地,以保护新政能顺利推行下去。”
“哦……”
顾瑶有些意外的看着司马煊。
他是第一个提出要在当地驻军的官员。
当然这也是她已经在考虑的策略,这田亩新政,最终干的是打土豪分田地的事情,若暴乱,只有军队可以镇压。
“司马煊,你提的意见朕会考虑。”顾瑶并没有说自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能提出这个意见,可见这个司马煊还是有些智慧的。
“对了……你的家乡桦州,当地的农田多少钱一亩?”顾瑶已经派人去调查过全国各地的田产买卖价格,有的高有的低。
司马煊回道:“臣记得良田是十两银子一亩,普通中等田地是六两银子一亩,若是差田的话,三四两银子就可买到。”
“那也不便宜啊。”顾瑶苦笑道。
田亩新政的最后一步,是朝廷要收购地方乡绅大户的田产,若按市价收购,那收购一亿亩农田,就要耗费七八亿两银子。
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几乎不可能。
她得好好算个账,想其他法子。
——
元祐五年十一月七日。
三日一次的大朝会准时举行。
今日满朝文武全部到齐了。
大殿上,顾瑶并没有穿凤袍,而是一袭常服,头上也没有戴冠饰,只有一个发簪。
顾瑶看着下面的臣子,说道:“列位臣工,今日的议题只有一个,是关于明年将要试行的田亩新政。朕和中书两位参政讨论决定将杨州、同州、泸州三个州郡作为试点州,这这三个州将在明年三月起推行田亩新政。”
皇上说完,下面的臣子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许多平时喜欢站出来发言的官员也都低着头。
顾瑶这时看向了苏墨,发现这位苏爱卿垂着头,并没有太大的情绪变化。
顾瑶接着又道:“朕知道大家对这个新政的试行都不看好,也没人想揽这个差事,所以咱们做主政事堂参政苏墨主动向朕推荐了两位青年才俊去试行新政,他们分别是苏琦和林澈。”
这两个名字念出来,下面原本沉默的一些官员懵了,有人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有人则不敢置信地看着参知政事苏大人。
这种把儿子和女婿往火坑里推的事,他们可做不出来。
顾瑶再道:“至于另外一位去推行新政的新知府,朕还没有选好,大家可自荐,也可写折子向朕推荐合适的人选。”
顾瑶说完,再次扫了一眼下面的文武百官,这些人不再低着头了,而是一个个露出或惊讶,或紧张,或疑惑地表情。
第866章 若是太傅在,他们怎敢这般嚣张
朝会结束后,百官们陆陆续续的离开。
不过许多官员一出来便开始唉声叹气。
梁国公梁允塘邀上了自己的几个同僚去了一家他自家所经营的茶庄。
他这次邀的都是有爵位的同僚。
几人进了茶庄的一间秘密包间里。
落座后,梁允塘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今日也都听到了,皇上已经确定明年三月起就要试行什么田亩新政,连人都选好了。”
“选的都是苏家的人,现在看,这什么田亩新政就是苏墨想出来的,此人阴险狡诈,他这是为了立功好日后扶持大皇子坐上太子之位吧。”主管盐道的顺和伯张迁气愤的说道。
“我原来还以为是户部尚书马伯恩想出来的什么新政,没想到是苏墨。他结党营私,在朝廷拉帮结派还不够,竟然整出这么一套狗屁新政。”东远候宣正大夫王元洲也很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