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头,回道:“皇上请一定要将自身的安危放在首位。”
他其实看得出来,那位大皇子应该苏煜的儿子。
而苏家是有些诡异的,他曾在华园未被苏家买下时,偷偷在里头住过一段时间,那些地下的尸骨他亲眼见到,并且从其中一具尸骨的身上盗走了一块玉佩。
华园是前朝丞相的府邸,几十年来都没有达官显贵去买,但苏家却突然买下,很是蹊跷。
更让他怀疑的是五年前他送过的一趟镖,送的是一具棺材,送达的地方是胤王室的皇陵。托他押镖的是一位七旬老者,对方不愿意透露身份,但上个月他在金陵长华街见到过这个老人,尾随观察后,发现对方进了苏府。
苏家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第808章 你就留在昭和宫吧
“朕会考虑的。”
楚太傅已经出征一年多了,顾瑶其实不大想他回到朝廷。
他手握大权,对当前的朝局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能威胁到她这个帝王。
如今南边战事还没有结束,南云国王庭也没有投降,防住戎贼的进犯依然是重中之重。
“秦萧,这些日子你就留在昭和宫吧。”有他在身边,她心里会莫名的安心一些。
“臣……留在昭和宫?”秦萧看着顾瑶,眼中闪过疑惑。
顾瑶看得出对方好像误会了,于是笑道:“当然不是让你侍寝,朕会让宫人收拾一间屋子给你住。你保护朕的安全。”
秦萧明白了,他点头回道:“臣遵旨。”
——
金陵城。
随着三年一次的科举大考临近,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纷纷涌入了金陵城。
这一次大考将有四千多名学子参加,他们有的是第一次来参考,有的已经考过好几次了,年龄小的只有十七岁,年龄大的五十多岁。
金陵城的许多客栈都开始出现了满客的现象。
此时尚华酒楼里,就有许多来自阳城一带的学子正在喝酒论诗。
“大伙都听说了吗?明年春闱会试,朝廷将录取四百一十二名进士,这人数可是往年的两倍呀。”一名考生激动地说道。
“可那又怎么样呢,这次参加考试的考生也比往年多了三成,往年才二三千人,这一次有四千多人。”另外一名考生回道。
“这就是十个录一个,还是这个规矩。咱们现在该担心的是主考官,朝廷到现在都还没有公布这次科举的主考官。”
这时一位四十多岁的学子说道。他都已经当爷爷了,还没有考中进士,这一次是最后一次参加了。
“主考官应该还是于长林于大人吧,他的诗词文章可是一绝啊,如今天下学子都在拜读他的文章。”有位来自扬州的学子胸有成竹的说道。
为了这次考试,他可是花了好些时间,研究这位于大人的诗词文章,甚至模仿了对方写文作词的手法。为的就是这次科举能一举中第。
这时有位学子反对道:“我看不见得,当今皇上可不是墨守成规的君主,说不定又会换人做主考官,让我等措手不及。”
“是啊,也有可能是苏墨苏大人主考,若换他主考,那形势可就大变了。”又有学子说道。
自从这位女帝登基后,科举考试就变得和以往不一样了,往年乡试考的经科、策问和诗赋,但现在考的内容变成了经义、史学、刑律、策问。诗赋没有了,反而要求考刑律和史学,甚至会试还会出现算术题。
让他们这些饱读诗词歌赋,擅长填词作赋的学子非常的不适应。
……
学子们把酒言欢,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会试明年的二月二十二日才开考,但他们这些南方来的学子都是提前动身来的,为的就是不错过着三年一次的科举大考,这关乎他们前途和命运的考试,他们为此十年寒窗。
第809章 成败在此一举
昭和殿密室内。
顾瑶再次召见了枢密院的三位大臣。
她的手中握着的是刚刚接到的来自南边的紧急密报。
看到这份奏报的内容后,顾瑶心里十分激动。
这份奏报没有先到枢密院,而是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直接送到了她的手上。
“这是早上送到的,你们先看一下。”
顾瑶将手中的密报递给了枢密使刘守良。
刘守良接过后将奏报打开,然后和两位副使一起看这份奏报。
看完之后,三人同时睁大了眼睛,露出震惊的神色。
“皇上……这是真的吗?”刘密使有些不敢置信自己看到的文字。
顾瑶点了点头,道:“自然是真的,要不他们还敢发假的奏报不成。”
“皇上,那算算日子,这岳将军已经杀进了多灵郡。”枢密院副使王元青震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