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瑶点了下头,她没有立即回话。
修建人工运河的作用她自然是知道的,除了经济上的利益还有政治上的利益。
她所担心的是能否修建成功。
“你折子里说需要两千万两银子来修这条运河,这两千万两够了吗?”
要修四千两百里,也就是两千一百公里的里程,她怎么感觉这点银子根本不够呢。
“皇上,臣只是做了估算,当然最终要花掉多少银子,可能不是这个数。”张元庆回道。
“修建运河,沿岸便要征收大量的土地,这是一大笔银子,然后你说要五百万百姓参与,而这五百万人总要给工钱,这又是巨大的支出。”
顾瑶怎么算都觉得两千万两根本修不出来,真要修出来,怕是五千万两都不够。
“皇上,百姓的工钱是可以不用给的。朝廷修建如此重大的工程,可以以征调劳役的名义要求沿岸州县的年轻男子必须服徭役。朝廷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日三餐的吃食便行了。”
听到这个回答,顾瑶挑了下眉。
心想,原来是这么操作,怪不得估算两千万两银,如此确实省钱了。
“这样做必会导致民怨沸腾。”顾瑶想得到强行让百姓服劳役的影响,比如华夏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修长城,强迫百姓服徭役,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还有隋炀帝为了修京杭大运河,也是强迫百姓服徭役,累死二百五十万人。最终的结果,秦朝和隋朝都是二世而亡。
第790章 税银以商税为主
似乎强迫百姓服劳役的帝王,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呀。
顾瑶于是想了想,回道:“张元庆,朕可以考虑让你主持来修建这条南北大运河,但朕有几个要求。第一,你必须写出完善的方案出来,里面要写明运河需要经过那些地方,修多宽,多深,可以通行多大的船只等等。第二,你需要把图画出来,上面要标注地点和需要修建桥梁的地方。第三你要做出完整的预算计划出来。把这些都做好了后,先给户部审定,后给中书政事堂再审,最后再提交给朕,朕来定夺。”
听到皇上这么说,张元庆心中大喜。
皇上说的这些,他其实早就准备了,只需修改修改便可出一份新的方案。
“臣谢皇上信任。”
顾瑶点头一笑,接着道:“另外你说的强迫沿岸百姓服徭役,虽然可以控制预算,减少支出,但朕不想这么做。朝廷可以支付他们报酬,按60文钱一日计工。参与修建运河的百姓都可以按出工天数计算工钱,每个月月底领取他们的工钱。”
“皇上,若这样的话,两千万两不可能修得出来呀。”张元庆激动道。他担心预算过高,户部和政事堂都过不了。
顾瑶:“两千万自然是不够的,但咱们可以慢慢修,修个二十年,每年修个两三百里就可以了。朕让国库每年拨付三百万两银子给你,你自己控制预算。”
顾瑶可没想着几年就修出这样庞大的运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在现代社会有大型机器作业。
在古代通过人工开凿运河,其难度不敢想象。
“皇上,若朝廷愿意付工钱,臣想当地许多百姓都会很乐意参与修建这条运河。”张元庆回道。
皇上这么计划的话,那么这个方案就不会有太多人反对了。毕竟国库每年拨出三百万两银子出来,应该是不难的。
“嗯,要修就要修好,也要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别搞得怨声载道,毁了朕的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和口碑。”
顾瑶其实有想过用类似现代政府财政投资的方式来搞一次基建,包括修桥、修路、修学堂等等。现在国库里有一亿多两银子,这些银子躺在国库里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得流动起来才会产生现在所说的GDP。
当今的大越朝虽处于农业社会,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壮大,典型的就是朝廷收上来的税银以商税为主。
“臣明白。皇上,那臣先回去准备图纸。”
想到运河真的可以修,张元庆心里既激动又喜悦。
“先下去吧。”
顾瑶摆了摆手,示意对方退下。
一会儿后,顾瑶从南书房出来了,她发现自己还没到午膳时间竟然饿了。
“王德全,去御膳房看一下,朕的午膳做好了没有。”
此时应该是午时一刻,上午十一点左右。
而御膳房平日要到午时三刻才会把她的膳食送过来。
“皇上,您是饿了吗?”王公公看着眼前的君王,感觉皇上这几日胃口特别好。
第791章 肚子里这个一定是自己的孩子
“嗯,你去催一下。”
顾瑶发现自己这几天是饿的快,再加上例假依然没有来,看来是真的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