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刘守良回道:“皇上,臣以为可以答应回曷使臣的请求。当下我们正和南云国和戎国交战,西凉虽与我们交好,但背地里却和戎国走得近,至于长陵,虽然他们自称中立,但其与戎国挨得太近,难免受到戎国的威胁,而疏远我国。所以当下的情况,我们必须与回曷保持友好关系,以确保我们的战马可以得到补充,同时未来用回曷牵制长陵国。”
顾瑶想了想,回道:“回曷与我们素来交好,朕也看中两国的关系,只是这一次朕很意外,他们竟然派来了一个小公主和亲。”
顾瑶之前以为对方派来的是一位成年的公主,这样的话,她将公主许配给皇室宗亲子弟就行了,但没想到对方来了这么一出。
枢密院副使陈安站起来,回道:“皇上,以臣之见,回曷国王此次派使臣出使我国,更主要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食盐。回曷有三百万里土地,二千多万的百姓,但他们的土地都不临海,所以他们自己无法产出食盐,所有的食盐都依赖商贩走私。这就导致回曷的食盐十分昂贵,要三四百文钱一斤。”
“这么贵?”顾瑶知道许多内陆国家都是缺盐的,古代食盐的提炼技术有限,不像现代可以工业制盐,这就导致食盐价格昂贵,一些无法产盐的国家,食盐价格更是贵到普通的百姓都吃不起。
“是的,皇上。不只是回曷,长陵、西凉、百丽、戎国等许多不靠海的国家都十分缺盐,所以就算以前我们严禁民间商贩走私精盐,但依然有很多商贩冒着牢狱之灾的风险,将食盐高价卖给这些外商。”
顾瑶点了点头。
如此的话,对方应该就是为了盐来的,这才是回曷使臣此行的目的。
两千多万人,按每年每人至少需要一斤食盐算,回曷每年要消耗两千多万斤食盐,若全部依靠走私,他们一年光买盐就需要消耗至少八百万两银子。
这是巨大的负担。
若自己答应他们的请求,允许回曷商人在大越官府以低价20文钱一斤进口大越的食盐,那么回曷每年将省下至少五百万两银子。
第769章 到底是为了大越还是为了你们自己
这么一算的话,这回曷还真是为了盐,盐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皇上,臣也是这么认为。回曷不惜送宝刀,送十五万战马,就是为了低价购买我们的食盐。至于让四岁的小公主来和亲,应该是想要将来几十年,大越都能稳定将食盐低价卖给他们,这样他们能省下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银子。”枢密使刘守良也说道。
顾瑶点头。
她知道,国与国之间其实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友谊,更多的是利益。
“你们先退下吧,朕明日再做决定。”
顾瑶想自己还需要好好算个账,对方的目的已经猜出来了,接下来,她得细细分析,确保这场交易大越国不会吃亏。
——
从密室出来后,顾瑶准备回南书房。
但刚走到殿外,却看到外头站了十几位三省六部的官员。
站在最前面的是苏墨,他竟然召集了一帮文臣在外头等着自己。
“臣等参见皇上。”
官员们见皇上出来了,纷纷跪下行礼。
顾瑶皱着眉头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这些文臣一旦聚集起来定是要逼她作出什么决定,他们以前就干过这种事,逼宫也不是一两回了。
“有什么事进殿说吧。”顾瑶随口回道。
说完,她走进了昭和殿。
很快,官员们按照官阶大小依次排成了两队。
顾瑶则坐在了昭和殿的龙椅上。
“皇上,臣等想请皇上回绝那无礼的回曷使臣,万万不能让皇子娶一个异国女子为妻。”先站出来的是礼部尚书杨东庭。
身为礼部的尚书,他决不能看着未来的太子娶一个异国女子做太子妃,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你们都是为了这事来的?”顾瑶扫了一眼这些官员,看着他们心里就烦躁。
“皇上,我等是为大越的千秋万代着想,所以才一起来面见皇上。”随后又有官员站出来了,是翰林院学士刘明哲。
“是嘛!”顾瑶挑眉,反问道:“到底是为了大越还是为了你们自己?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以为朕看不透你们的心思吗?”
顾瑶直接怼道。
当了四年皇上了,对这些文官她也算是了解了,这些人真正为国家着想的少,大多数都是利己主义,为了他们自己的仕途和家族的利益。
“皇上,您要如此想,臣等也没有办法。但还请您为皇子的未来考虑,娶一个异国公主为妻,将来这异国公主生下的孩子就是嫡子,皇上难道要乱了皇室血统,让一个有异国血脉的皇孙未来承继皇位吗?”虽然被皇上骂了,但刘明哲还是要将自己的主张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