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坐就是一日。
为了消去亡魂的怨气,苏蓁让师傅们连着念经七日。
而今日已经是第七日。
苏蓁就坐在不远处的凉亭中看着这些僧人诵经,自从华园发现尸骨后,家里的下人们就疑神疑鬼的,还说什么晚上会闹鬼。
她并不信鬼神之说,做这场法事,主要是为了能安稳人心。
只是她没想到,今日父亲来了。
“这场法事是皇上让人做的吗?”苏墨看着远处诵经的和尚。
“是女儿安排的。父亲,您今日不用去衙门吗?”苏蓁很意外父亲今日过来了,自打自己嫁人后,父亲很少来华园,
“父亲今日告了假,所以过来看看。”
苏墨淡淡回道,他的目光看向那个新建的茅草棚,棚子下面停放了十几具棺材。
“父亲,皇上是仁慈的,我听说这些尸骨是胤王朝的皇室后裔,靖王一家。”苏蓁叹息一声,说道。
“仁慈?”苏墨抓住了女儿话中的关键字。
随后,他勾起嘴角,冷笑一声。
仁慈,就大越皇室的人也配这两个字。
苏蓁看着父亲,又道:“父亲,那些棺木也是皇上让大理寺送来的,都是上好的楠木棺材。”
苏蓁想,若是换做其他的帝王,怕是只会将这些尸骨丢到乱葬岗去。
“这就算仁慈了?”苏墨看着女儿,反问道。
苏蓁被父亲的话吓到了,她下意识的看了看周围,见没人后,才放下心来,她小声道:“父亲,,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苏蓁想,这要是别人听到,告到皇上面前,皇上定会生气。
苏墨仰头看着头顶的天。
天高地远,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天还是那片天,只可惜今朝已不是旧朝,而自己的老祖宗若在天有灵,看到如今的天下,想必会难过吧。
想想曾经的大胤王朝是多么的强大,鼎盛时期,万邦来朝,疆域更是现在的两倍有余。
可惜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父亲,您怎么了?”苏蓁看着父亲,在发现父亲眼角隐约的泪光后,她心中咯噔了一下。
父亲竟然流泪了。
苏墨发现自己失态了,连忙用手擦掉眼角的泪水。
“父亲没事,一时感慨罢了。”他随口答道。
然而,此时此刻,他的胸口犹如锥心般的痛。
他已经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更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就是胤王朝,靖王一脉的子孙。那远处棺材中的尸骨,就是他的父母,兄弟,和姐妹。
他们死后在那阴暗狭窄的地窖里待了整整四十三年,到今日才有机会入土为安。
而可悲的是,自己就算贵为一品参政,甚至掌管了政事堂,却无法披麻戴孝,送自己的爹娘最后一程。
自己的女儿甚至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尸骨是她的祖父母,伯父和姑姑。
第725章 皇子周岁宴
元祐四年三月六日。
辰时起,皇宫响起了鼓声。
二刻,宫门大开。
金陵城的达官显贵们陆陆续续进入皇宫。
男子们穿着和自己官阶相匹配的官服,而妇女们都穿着华丽的衣裳,戴着昂贵的首饰。
许多人手里都拿着东西,而这些都是要送给皇子的礼物。
御林军在宫门口排成长队,负责守卫皇宫的安全,内务府安排了上百名宫女太监接待来参加皇子周岁宴的宾客。
礼部则安排了十几名官员负责对来客进行检查和登记。
苏府的大娘子刘芸也早早进宫了,陪她一起来的是她的女儿苏蓁。
她这次来,准备好几样礼物,全部是送给小皇子的,包括十几金首饰,她自己亲手做的衣服,亲手绣的手帕和鞋子,以及她特意去普兰寺给皇子求的平安符。
“母亲,今儿人可真多。”
苏蓁不是第一次随父母来皇宫参加宫宴,但以往的宫宴都没有这么多人。
刘芸看着女儿,小声道:“今日是皇子的周岁宴,除了我们这些官眷,还有皇室宗亲,人自然多些。”
“我还没见过皇子呢。”苏蓁淡淡笑道。
小皇子满周岁了,想来模样已经长开了,只是不知道和自己的三哥长得像不像。
“我也没见过,等会应该能见到了。”
母女俩边聊边往远处的宫殿走去。
同样的时间。
楚夫人也到了,因丈夫出征在外,今日她是独自来的,不过她叫上了自己的两位儿媳。
楚夫人下了马车后,让宫人们去车里搬东西。
前前后后十几箱礼物,都是送给皇子的周岁礼。
没有求到平安符,她很郁闷,但其他礼物是不能少的,她准备的东西也都是最好的,包括丈夫早年从西北得的来价值千金的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