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是批阅完最后一本后,于长林看着身旁这位同僚,说道:“苏兄啊,丞相已有三日没来政事堂了。这以后咱们两人可有得累了。”
于长林捋了捋胡须。
他没想到年近五十了,反而是最累的时候。
“是啊,听说丞相病了。”苏墨一边整理奏本一边答道。
于长林,“我也听说了,好像是得了消瘦症,那病可折磨人了,”
第693章 人算不如天算
苏墨没有接话。
丞相生病,他在就看出来了,半年前,丞相就已经有大病的迹象了,那日在南书房,皇上还传了太医,随后就告假了。
想来是太医检查过后,确认丞相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两人正聊着时,门口突然有人喊道:“皇上驾到!”
听到这话,两人忙起身。
顾瑶走进了政事堂。
她今日穿着明黄色的衣裳,在大越,只有帝王和太子才能穿的明黄色衣裳。
“臣拜见皇上。”两人一同行礼。
顾瑶抬了抬手,道:“平身吧。”
说完,顾瑶坐在了主座的位置。
政事堂的大厅里有一张长桌子,平日里丞相和两位参政就在这里处理政务。
此时桌上放了几十本奏折。
顾瑶随手抽了一本。
打开一看,是明州知府上的折子,报告明州当地今年的粮食收成情况。而折子下面则有蓝色字批,写的是:知道了,按照朝廷旨意,明年继续开垦荒田分给无田的百姓。
顾瑶看完折子才看向站在自己身前的两位大臣。道:
“丞相不在,这政事堂的差事,你们做得过来吗?”
顾瑶前些日子允许了丞相留职休假。
“回皇上,丞相不在,我们确实有些棘手,不过多费些时间还是可以完成的。”回话的是于长林。
顾瑶点了点头,道:“要辛苦两位爱卿了。丞相身子抱恙,朕已经允许他长期休假了。”
“为皇上分忧,是我等臣子的职责。”苏墨回道。
他可不认为丞相不在,这政事堂的事他做不来,
顾瑶嗯了一声,接着又道:“朕这几日一直在想,要不要在提一个参政上来协助你们处理政务,但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说完这句话后,顾瑶停顿了,她看了看于长林然后又看向苏墨,看看两人是什么表情,会不会接话。
但好一会儿,两人都没有接话。
顾瑶于是明白了,两人都不希望自己再任命一个参知政事,准确的说,是两人都不想再被分走手里的权力。
于是她笑了笑,接着道:“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也就只能辛苦两位了。不过朕若有空,会过来和你们一起处理政务。”
顾瑶此刻是真的还不放心。
她对丞相李璟是十分信任的,所以将理政大权交给丞相,她是放心的,也相信丞相不会有什么私心。
但眼前这两位就可不一样了。
苏墨是个心思深沉的,表面上是非常支持她这个君主,办事也利索,但正因为他懂得审时度势,讨好君王,让她并不大信任他,因为还看不懂这个人。
至于于长林,此人身上有很深的文人气息,行事不那么老道,为官虽然也有二十多载,但能力其实算不得多么出众。
他给自己上过几次书,也提过一些建议,但大多都是没什么建设性的,随大流。
所以,这理政大权,她暂时是不能完全放给他们。
“皇上能亲自处理政务,那是再好不过。”苏墨笑着回道。
第694章 真是好大一条船
元祐三年十二月初四。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三日一次的大朝会已经推迟到辰时三刻了。
百官们也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来上朝。
承光殿地下修有地龙,是用来取暖的,所以关上了门后,殿内还是相对暖和的。
进入大殿之内后,许多官员不自觉中看了看前排,依然没有发现丞相李璟的身影。
丞相已有大半个月没来上朝了。
顾瑶坐在金銮殿上,手里拿着一个暖手钵取暖。
她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道,见一些人都将目光望向前排后,知他们此刻的心思。
她于是开口说道:“众位爱卿,丞相身子抱恙,朕已经允许他在家休养了。”
很快,有官员站出来了,是户部尚书马伯恩。
“皇上,丞相要休养多久?”
马伯恩有些担心丞相,自己也算是丞相的门生,若不是丞相举荐,自己更没有机会当上这个户部尚书。
顾瑶没有接话,随即又有人站出来了。
是中书侍郎张贤。
“皇上,还请您派太医去给丞相医治,丞相为官三十多载,为我大越国是呕心沥血,鞠躬尽力,臣等都盼着丞相早日回到这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