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血滴入水中后并没有相融,而是向四周扩散开来。
“这怎么可能……”苏琦盯着碗中的水看了一会,然后又看向父亲苏墨。
这水是他去倒的,就是一杯普通的清水。
而自己和父亲的血竟然不相容。
“父亲,这……太荒谬了。”
苏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苏墨眉头紧皱,自己的嫡子苏琦和自己的血竟然会不相容。
“你也来验一下。”
苏墨又看向自己的长子苏潜。
苏潜走上前去,看到二弟和父亲的血不相容,他也觉得十分奇怪。
苏墨又滴了血倒另外一个碗中。
苏潜也滴了一滴进去。
两滴血都滴入后,碗中再次发生了变化。
只见两滴原本不在一个位置的血慢慢融合到了一起。
“这……”
苏潜顿在原地,扭头看着父亲。
苏墨则看着胡大夫。
一旁的苏琦念头不通达了,他走到胡大夫面前,问道:“胡大夫,这是怎么回事?”
胡铭见此情形,忙解释道:“苏大人,正如在下刚刚所说,就算是亲生父子也只有五成的可能血液相融。”
苏墨深吸一口气,他看了看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都是自己亲生的,苏琦是自己和正妻生的,不可能是外人的孩子。
“这么说来,胡大夫说的真的了,这滴血验亲果然靠不住。”
得到这个答案,苏墨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了。
堵在他心里的石头也消失了。
天知道,楚家偷偷和皇子做了滴血认亲后,他心里有多烦闷和不甘心。
“胡大夫,那滴血认亲不行,有其他方法验证亲生关系吗?”
第554章 可以赚外邦的银子
南书房。
顾瑶正在看户部呈上来的汇报折子。
折子上写到去年国库共支出银两一亿三千万两,其中包括军队军务上的支出四千一百多万两,全国各地的官员俸禄支出两千三百多万两,皇宫里的开支一千三百多万两,另外拨给地方州县衙门的银子加起来有三千多两,还有工部修建各种工程开销一千多万两。
而去年全国各地的赋税收入一亿五千多万两。
盈余仅仅只有两千万两。
现在国库里那一亿多两银子,还是去年杀贪官抄家来的。
顾瑶看完折子后皱紧了眉头,照这样,只两三年后,国库可能就拿不出银子来打仗了。
“马伯恩,这赋税收入还是不够啊。”
顾瑶看着这位由丞相推荐上来的户部尚书。
“皇上,赋税已经不少了,我大越有百姓一亿四千多万,如今赋税一年一亿五千万两,相当于一人一两银子了。”马伯恩回道。
“商税能否在提高一些。”
顾瑶想着打仗要银子,普通百姓生活都困难,便只能向富人加税了。
“皇上,商税已经不少了,如今国库的税收有七成都是商税,若再加,怕是商户们都要闹起来了。”
如今朝廷对商户收税已经达到一成,相当于他们赚十两银子就要交一两的税。
顾瑶想了一下,道:“那就加强监管,以前偷税的商户必须三个月内补齐税银,若顶风作案的,罚十倍。”
“皇上,这要个州府衙门配合。不过即便如此,能补的税银也不多。”
“能增加一点是一点。”
顾瑶当下只想国库里多些银子,毕竟大战一起,那银子流水一般花出去。
“皇上,臣倒是有一个建议可以充盈国库。”
“说吧。”顾瑶知道这个马伯恩,他是个有点子的,准确的说是善于理财。
毕竟他刚登基时,国库里才一千万两银子。
“皇上,咱们可以赚外邦的银子,皇上若开放禁令,允许朝廷与外邦交易生铁,铜,精盐等物资,那银子不是源源不断的来吗?”
顾瑶看着马伯恩,他没有立即回答对方。
自高祖皇帝起,朝廷就制定了相关的条令,我朝与外邦的商贸仅限生活物资,比如粮食、布匹、首饰、茶叶等等,但严禁走私生铁,铜等物资,精盐则是因为以前产盐量有限,为确保国内精盐供应,稳定盐价,所以盐也禁了。
顾瑶明白,高祖皇帝此举是为了避免外邦获得大量的物资,从而打造武器装备,以此进犯大越。
尤其是生铁。
就如戎国不允许北边的几个小国将大量马匹交易给大越一个道理。
顾瑶沉思了一会,仔细想后,回道:“除了和打造兵器有关的几样物资,其他的都交易给他们。”
这些年,大越产盐量提高了三倍,国内的精盐价格也降了四五成,这盐已经不缺了。
再说,大越可以以这些东西去跟西凉,大宛等国交换战马。这两个小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但是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养马,那里的马比人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