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孙锦成无奈地回道。
“行了,你是什么意思朕心里有数。”
顾瑶随后又指着满朝文武,道:“你们是什么想法,朕也有数。”
顾瑶明白,这些人说的头头是道,不过是怕战乱一起,朝廷不稳,怕戎国的兵打到这金陵城来,怕他们的荣华富贵跟官职俸禄全部付之一炬。
说到底,这些人首先考虑的还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文官们怕打仗,选择用和亲或者其他绥靖妥协的政策处理外交事务,不过是因为大战起,他们的富贵保不住。
而武将们想打仗,是因为打仗才可以建功立业,封侯封爵。
华夏大宋朝重文轻武,文官治天下,最后的结果便是软弱可欺,丧权辱国。
可见让文官掌管军国大事,是不可行的。
明白这一点后,顾瑶看着下面意见颇大的文官们,说道:“军国大事,由朕和枢密院商议决定,诸位三省六部的官员,办好你们自己的差事,不该你们管就不要废心神了。若你们对朕的决策有异议,上折子来,别在这朝堂上吵。”
“皇上……”吏部尚书孙锦成还想说什么。
但顾瑶看向了一旁的王公公,道:“宣吧。”
第545章 册封贵君
得到指示的王公公挥了挥手里的拂尘,大声宣道:
“宣楚常卿楚奕进殿!”
听到这个旨意,百官们纷纷看向了承光殿门口。
只见走进来的楚家公子一身金丝红衣,头戴紫金玉冠,腰间挂有象征着皇家身份的环龙玉佩。
只这身装束,一些官员便猜到了什么。
而站在前排的苏墨见此情形先是一愣,随即皱起了眉头。
楚奕大步走入殿中,他无视百官们奇奇怪怪的眼神,径直走到大殿中央,然后双膝跪地,行礼道:
“臣楚奕拜见皇上。”
顾瑶摆了摆手,向一旁的王公公示意。
王公公立即从一旁的案桌上拿起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打开,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钦承宝命,绍缵鸿图,霈綍之恩,诞敷庆赐。朕之后侍楚奕,将门之后,德才兼备,人品贵重,性资敏慧,训彰礼则,幽闲表质。仰承天命,特册封为信平君,摄六宫事。钦此!”
“臣谢皇上恩典。”楚奕再拜一礼。
顾瑶看着跪在大殿下的楚奕,他看起来神色平静,似乎没有太多的情绪。
片刻后,她起身,缓缓走下了大殿。
跟在她后面的王公公则手里捧着册封的诏书、玺印。
顾瑶接过王公公手里的东西,然后再次看着眼前这个男人。
想了想后,说道:“信平君,朕把后宫交给你了,望你克循内则,不忘本心,与朕琴瑟调和,白头到老。 ”
楚奕顿了顿,最后四个字“白头到老”,仿佛什么东西抓到了他心底的那根弦。
他抬头看着眼前的顾瑶,这个自己小时候便发誓,非她不娶的女子。
“皇上,臣定恪守不渝,心如磐石,不可摧也。”楚奕想了想后,回道。
大殿内,许多官员在听到这些话后尴尬地低下了头。
苏墨眉头皱得更紧了。
册封就册封,还说些这样的甜言蜜语做什么,又不是成亲。
然而不远处的太傅楚渊却是笑了。
这才像册封礼,由满朝文武见证,这样等于自己的儿子楚奕就不只是后宫里的一个男侍了。
且这样的册封礼之后,就算不昭告天下,满朝文武也会猜到皇子是楚家的血脉。
在众人的目光中,楚奕微笑着接下了册封的诏书和玺印。
一些官员此刻算是看明白了,皇上今日为何一身红衣,戴翠羽凤冠,披金色霞帔。
这皇上和楚家公子站在一起,宛如要成婚的新娘新郎。
“贺信平君大喜。”百官们见册封礼成,纷纷向新晋封的信平君行礼。
楚奕转过身,着看着满朝的官员。
他深鞠一躬,回了个礼。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出了承光殿。
册封贵君,本不需要进入大殿册封,由三宫行封君仪式便可,但今日却是在大殿上册封的。
一些官员已然明白了什么。
——
退朝后。
百官们纷纷离开了承光殿。
只是今日一朝,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从皇宫出来后,苏墨没有回衙门里办差,而是直接回了苏府。
第546章 滴血验亲到底准不准?
苏家大娘子刘芸刚从灵山寺拜佛回来。
她一回来便撞见了自己的丈夫苏墨。
见丈夫冷着一张脸,苏大娘子一把抓住了丈夫的衣袖,道:“官人,你咋这么快回来了?”
这还不到午时呢,丈夫平日里都到下午酉时才回来,今日竟然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