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太后去世后,这里就直接由内务府管了。
保和院一共六十间厢房,如今住有三十七位太妃,除了先皇文皇帝的妃子,还有八九位是高祖皇帝遗留的嫔妃。她们年龄最大的已经七十岁,是伺候高祖皇帝的妃子,而最小的是兴起十七年进宫的,文皇帝的妃子,今年才二十四岁。
太妃们平日里会在院里打木牌、摇签、投壶,偶尔的还会唱着小曲,跳个舞。
她们有的人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过有些太妃却依然心有不甘,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妃子。
保和院大门开了。
走进来的是内务府派来的管事太监杨公公。
见有宫人来了,正在谈笑的太妃们纷纷停下了。
杨公公宣道:“皇上有旨,各宫皆赏。保和院内所有太妃皆赏两个月的例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妃们跪在地上齐声回道。
杨公公接着道:“皇上还说了,太妃们若不想住在宫里,也可出家做姑子,任你们自己选择。”
听到这话,太妃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好一会儿都没有站出来。
相比出家做尼姑,她们更愿意留在这皇宫里,虽然住在这后院远没有以前当妃嫔时的风光,月例银子也不到以前的两成,甚至只有一两个宫人伺候。但她们在这宫里过了半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若出去做姑子,虽然人是自由了,但却没有这里这般好的生活,在这里有皇上管吃管住,生病了有太医过来瞧病。
若出去了,这一切都没有了。
“好了,既然诸位太妃都不愿意走,那奴才就去回了皇上。”
杨公公传完旨后转身要走,但这时有人站出来了,是兰太妃贵兰雪琴。
“公公留步……”
“娘娘有何事?”
兰雪琴想了一下,回道:“请公公通传一声,妾身想离开皇宫,随女儿文馨公主居住。”
“哦……”
按宫中制度,君王驾崩后,遗留的妃子有子的可随子出宫居住,但随女儿出宫的,历朝历代都没有。
“娘娘,按宫里制度这是不行的,但奴才会向皇上传达您的意愿。”杨公公回了个礼,随后离开了。
先皇在世时,他们这些宫人可不敢得罪这些受宠的嫔妃,但如今物是人非,现在他们可不用受这些老主子的气。
兰雪琴顿在原地,她看着远处长信宫的方向。曾经的她宠冠六宫,还是妃位时,先皇就赐她独居长信宫,没想到如今她落得要和这些曾经输给了自己的嫔妃一起在这后院里了却残生。
她实在心有不甘啊。
第532章 皇长子的生父是楚家公子
元祐三年三月初八。
金陵城主城区六大街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街道上,舞龙的,舞狮的,还有表演杂耍特技,甚至唱戏的都出来了。
百姓们争相来到街道庆祝,街尾还有百姓扎了炮竹放鞭炮。
皇子降生,普天同庆。百姓们好像过年一样开心。
街道两旁的店铺酒楼也趁此机会开始搞起了活动。
一些粮铺,菜铺降价出售货物。
酒楼茶馆则推出了特价菜,酒菜一律八折。
就连最高档的樊楼也推出了点一送一(点一份菜送一份点心)的套餐。
街道上人欢马叫,万人空巷。
一家叫临仙楼的茶楼里,几位公子哥正一边喝茶一边谈笑。
“你们听说了吗?宫里传出消息,说皇长子的生父是楚家公子。”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公子说道。
“我也听到这样的传闻,看来这是真的了。”另外一位男子回道。
“那这样的话,以后楚家的势力可就不得了了,有手握兵权的大将军,有深得皇上宠爱的侍君,如今还有了楚家血脉的皇子。”
“这天下可不就是楚家的吗?”
“李兄,这话可不能乱说,这要府衙的人听到,可是要问罪的。”
……
几位公子有说有笑,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说的话都传入了隔壁的包间里。
隔壁是父子三人,三人听到坊间的这些传言后一个个都蹙起了眉头。
回府后,三人便一起来到了书房里。
“父亲,这些传言是怎么回事?”苏潜问自己的父亲。
他是苏家的长子,上个月才从外地调回金城的。
如今终于进了六部。
苏墨将书房的门关上了,他深吸一口气,整个人的心情都被近日里街头巷尾百姓的议论声给破坏了。
“定是楚家故意放出这种风声。”苏琦有些气愤地说道。
宫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传言,皇上也没让做滴血验亲,怎么百姓们都传言皇子是楚家的血脉。
这定是有人故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