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315)+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第469章 将来的丞相之位是谁的

今日朝会持续了两个时辰,下朝时已经是午时了。

官员们三三两两的从皇宫里出来,有的直接回了衙门,有的则坐上马车回家。

杨昌今日没有回户部衙门,而是进了老爹杨东庭的马车里。

父子俩同乘一辆马车,一起回杨府。

“父亲……”上了马车后,杨昌看着父亲淡然平静地神色,似乎今日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并没有影响到父亲的心情。

“你怎么不回户部衙门?”杨东庭看着儿子。

他有三个儿子,但这个是唯一的嫡子,也是将来要承袭杨府爵位的儿子。

“儿子回去看看媳妇和小团子,用了午膳再去衙门也不迟。”杨昌回道。

他昨日做了父亲,妻子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虽不是男孩,但这是他第一个孩子,他头一次当父亲,心里还是欢喜的。

“对了,父亲,您今日在朝堂上为何不说话?”杨昌有些疑惑。

父亲身为礼部的尚书,按理说皇上作出这样的决定,父亲是该出来劝解的,但父亲却没有说一句话。

杨东庭淡笑一声,摇了摇手里的折扇,道:“儿啊,当今皇上说一不二,父亲说什么都是无用的,所以父亲又何必得罪丞相呢。”

以后是丞相坐朝理政,得罪了丞相他这个礼部尚书可就不好当了,再说,自己的儿子还只是六品,若得罪丞相,儿子的前程可就没了。

“那岳父大人也是这么想的吧。”杨昌此时想起了自己的岳父苏墨,岳父今日也是一句话都不说。

杨东庭呵呵笑了,他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回道:“昌儿啊,还是太年轻了。你岳父怎么会站出来呢。他巴不得呢。”

“此话怎么说?”论为官之道,杨昌觉得自己确实还是很稚嫩的,所以很多时候他愿意多听父亲的教诲。

父亲身为礼部尚书,为官二十多载,是深谙为官之道的

杨东庭掀开帘子,看了看外头,然后回过头来,道:“你岳父今日怕是高兴着呢,一来皇上将政事交给了丞相,皇上便可好好养身子,去生皇子。二来,李相年事已高,身子也不是太好,他能在相位上坐几年呢,李相若退下来,将来的丞相之位又是谁呢。”

杨昌:……

杨昌看着父亲,经父亲一句话点醒。

“原来如此。”

“是啊,所以呢……咱们杨家就不要去趟这趟浑水了。父亲不去,你更不要去。”杨东庭劝着儿子。

为官不易,很多时候一句话就可能得罪人。更何况在外人看来,他杨家如今和苏家是一条船上的,就算他不站队,外头也是这么认为的。

——

顾瑶回到了南书房。

外头还有许多大臣求着要见自己,但顾瑶一个也没让他们进来,就连大将军楚渊也没见。

第一日,大臣们在昭和殿外求见,皇上不见。

第二日,大臣们则联名上来了折子,上面有上百名官员签了名字,然而皇上也不回。

到第三日,昭和殿外终于安静了。

第470章 楚将军确实是独一等的

枢密院位于皇城北部,是大越高祖皇帝建国后第二年便设立的大越军事衙门,高祖皇帝为了约束将军们的权力,试图打造一个以文治武的年代。将原本属于兵部的权力一分为三,分为了枢密院,兵部,三衙。一分为三后兵部、枢密院和三衙互相制衡,但掌握军队调动的是枢密院。

兵部在权力被削减后,仅掌握武官武职人员的调动和升迁以及武器军备和军粮的管理。

六月十七日下午,枢密院院使刘守奇和兵部尚书秦书行奉旨一起来到了南书房。

两人将各自整理好的资料拿在手中。

进来后,两人鞠躬行礼,道:

“臣枢密院刘守奇拜见皇上。”

“臣兵部尚书秦书行拜见皇上。”

“两位坐下说话吧。”顾瑶看着这两位大臣,这两位可都是掌管了军务的大臣。可以说手握不少权力。

顾瑶这一年多来多和三省六部的官员商议政事,军事方面,她管得并不多。

“朕几日前要你们准备好的资料都准备好了吗?”见两人坐下后,顾瑶问道。

七日前,她下了旨意要枢密院和兵部分别整理在朝武将们和武官们的相关履历资料。

先起来回话的是枢密使刘守奇,他从衣袖中将准备好的长达万字的折子拿出来,呈到皇上的面前,道:

“回禀皇上,臣已经按您的要求,将全国五品以上的一百六十八位将军的履历资料整理好了,并且根据您的指示,对各位将军进行了评级。”

顾瑶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折子,没有犹豫直接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