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十分壮观,整个街道跪了一片又一片。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响彻整个金陵城。
直到马车停在了白云路口刑场边。
这时刑场的官员和衙役纷纷跪下行礼,刑部尚书贺少文带领着刑部的其他官员跪下接驾。
马车的门打开了。
在一名宫女一名太监的搀扶下,顾瑶缓缓走下了马车。
围观的百姓们此时终于看到了他们的帝王。
不过皇上和他们想的不大一样,此时的皇上,穿的并不是龙袍,也不是宫廷华服,而是一身素白的衣裳。皇上头上戴了斗笠,那垂下的白纱遮住了面容。
所以他们此时看不到皇上的真实的面容。
第410章 刑场观刑
“皇上为什么不穿龙袍呀?”
人群中有百姓小声地议论。
百姓们此时都十分激动,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当今的帝王。虽然看不到面容,但皇上身形窈窕,娉婷袅娜,仿若从天而降的仙子。
“太后丧期呢,皇上自然穿的是孝服。”另外一位百姓回道。
……
顾瑶来到了位于刑场前上方的看台。
而此时,朝廷上下一百多位官员也都到了。
官员们分至两边,官阶高的坐在前面,官阶低的站在后面。
大越建国四十多年,这是第一次有帝王让百官进刑场观刑。
此时此刻,官员们神色各异,有的很平静,仿佛只是来看热闹,有的则垂着头,好像很失落。
还有的则东张西望,显得有些局促。
“皇上,您喝杯茶吧。”
这时有宫人端来了茶水。
但顾瑶并没有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对方放到一边。
午时一刻,刑场的钟声响起了,一共三声钟响。
而后,负责此次行刑的监斩官李明东走到了邢台上,他先向在看台上的帝王行了跪拜礼,然后才走到案台前坐下。
“带上来。”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两排官兵进场了,他们身后是被刚刚从囚车里押下来的犯人。
一共二十四名死刑犯,被拖着进入刑场。
这些死刑犯生前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功勋贵族,然而此时此刻,他们都已没有了往日的体面,他们穿着破烂的囚衣,蓬头垢面,肩上背着重重枷锁,脚上戴着的铁链在地上拖行,发出“铛铛铛”的声音。
百姓们见到死刑犯被押了上来后,议论纷纷,一些百姓直接指着其中的一些官员悄悄议论。
也有胆大的百姓,高喊道:“狗官,恶徒,不得好死。”
曾经的赵国公赵启也很快被压到了邢台上,已经五十多岁的赵启两鬓斑白,头发凌乱,只是几日,他仿佛一下老去了十岁。
他仰头望着天空,然后发出一阵疯狂的笑声。
然而很快,站在他身后的士兵就一脚将他踹到了地上跪着。
“爷爷……”
这时赵启听到了自己的孙儿在喊自己。
他想回过头去,但想转身时,又被官兵控制了。
“爷爷,我怕……我害怕。”
哭喊的是赵启刚满十五岁的孙子赵戎。
“别怕,爷爷前面等着你们。”赵启大声地对身后的三个孙儿说道。
他有七个儿子,十四个孙儿,儿子和年满十四岁的三个孙儿也和自己一起被抓了起来,其他十一个孙子则随他们的母亲一起流放了。
成王败寇,失败的那一刻,他就想到了是这样的下场。
只是牵连兄弟姐妹,子孙后代,他愧对赵家列祖列宗,是个十足的罪人。
废太子顾昊则低着头看着地面,此时此刻,他不想让看台上的顾瑶和百官看到此刻的样子。
看台之上,顾瑶看着已经被押到刑场的罪犯。
她微微皱着眉,神情凝重。
作为帝王,她有着主宰所有臣民生死的权力,但是权力的背后是压力,是责任。
第411章 死刑审判
比如此刻她作为一个帝王,也得和百官们一起看这一场死刑审判。
火红的太阳挂在天空,到午时时,天气开始变得炎热。
而刑场上的罪犯也热得满头大汗。
不一会儿,监斩官李明东站了起来,开始宣读刑场上的二十四名罪犯所犯的罪行和判决。
他每念一名罪犯的名字,士兵便会迅速将这名犯人的上衣脱去。
念完后,有部分罪犯有押到了绞刑台,他们分别是吴国公吴振业,齐宣候陆正良,以及赵家没有直接参与谋反的赵启的三个孙子,两个小儿子。
大越死刑有多种判决,最高可判凌迟,车裂,然后是腰斩,再然后是绞刑。
绞刑因为保留了全尸,算是对死刑犯最体面的判罚。
然而绞刑可怕在犯人不会立即死亡,而是挣扎好一会儿后才会渐渐失去意识,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