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不好好养育着长大,竟然这样残害孩子。
“行了,那就养在宫里吧,找个师傅让他们学点功夫,以后做个侍卫。”
说完这几句,顾瑶转身走了。
——
次日,清晨。
天一亮,官员们便陆陆续续地进宫了。
到了辰时一刻,要参加朝会的官员都到了。
他们有的在整理衣帽,有的则在看自己写好的字条。
为了不在朝堂上说错话,他们一些人提前准备了草稿纸塞到袖子里,在朝会前拿出来看两遍,这样上奏的时候说话就不会断断续续了。
还有一些官员聚在一起聊天。
不过大家并不聊朝廷发生的事情,而是谈论天气,谈论诗词文章,甚至谈论金陵城哪家酒楼又出了新的菜品。
大家乐呵乐呵的,看着十分和谐。
第325章 宦官制度惨无人道
不过在承光殿的大门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停下了。
随着司礼官一声:“朝会开始,宣百官进殿。”
官员们立即排好了队,然后整齐地走进了庄严而肃穆的承光殿。
而在他们进去之后。
皇上出现了。
顾瑶穿一袭凤袍,头戴镶嵌了八十八颗红宝石,两百多颗珍珠的凤冠,两肩披绣着金色龙纹的朝褂,看起来华贵端庄,高不可攀。
她走进大殿中,走上金銮殿,转身的那一刻,上挑的眉眼间可见帝王才有的风华气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们在这一刻纷纷跪拜行礼。
顾瑶微微抬手,道:“平身。”
随后,顾瑶坐在了龙椅上。
她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当了一年的君王,现在她对这些臣子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了。
知道他们的能力,不足,甚至他们可能有的小心思。
上个月她下令杀了几十个贪官污吏。
所谓杀鸡儆猴,如今朝中的这些官员对她已经多多少少有些畏惧了,一些人甚至不太敢在朝堂上说话。
不过顾瑶不在乎这个,她要得就是他们怕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当曾经的文皇帝,以为自己是什么仁君。
他们称文皇帝是仁君,不过文皇帝性格仁善软弱,缺乏主见,才使得那么多官员私下里贪污受贿,为非作歹,全无顾忌。
顾瑶低低咳了一声,随即开始了今日的朝会。
她看着他们,说道:“列位臣工,今日朝会之前,朕要宣布一个事。这事朕已经决定了。”
说完这句,顾瑶停顿了一下,喝了口茶。
下面的官员不明白皇上说的是什么事,一个个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皇上,您说的是上阳的战事吗?”这时,有官员大胆站出来问道。
顾瑶蹙了蹙眉,回道:“不是。”
“朕要说的是一种畸形的制度,一个存在了一千多年的恶疾,毒瘤,宦官制。”
“宦官”两个字说出来时,下面许多官员瞬间不淡定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十分疑惑。
他们不懂发生了什么,皇上一下子说起了这事。
顾瑶接着说道:“宦官制度自幽王朝开始,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在这一千多年里,几十上百万男童在其年幼时,被父母送去净身,进入皇宫或者王公贵族之家做当奴才。也有几十上百万男童在净身后没有熬过去直接死亡的。宦官制伴随着王权制度的产生而出现,其既残忍又没有人性,一千多年了,朕决定终结了它。”
百官们这次直接愣住了,一个个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他们大殿上的这位帝王,竟然不跟他们商议,就要直接取消了存在一千多年的宦官制度。
这可是祖制。
“皇上,您这要取消的可是千年来的祖制,您怎可随意定夺呀。”
这时百官中站出来一位老者,是年过六旬的紫光禄大夫齐永贤,五年前,他曾当过礼部的尚书,如今年纪大了,换了份轻松的官职。
第326章 总得给一个理由
他眼前这位皇上,行事十分随意,甚至荒诞。一年多来,他也没站出来说什么,但是没想到如今皇上竟然荒唐到随意取消朝廷祖制。
顾瑶看着走出来的齐大夫,这人她了解,曾经的礼部尚书,把礼法制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顾瑶蹙了蹙眉头,神色再次变得严肃,冷声道:“齐大夫,朕刚刚便说过,这事朕已经决定了,你是要和朕较劲嘛。”
说完,顾瑶眼中流露出隐隐的愤怒。
齐永贤并不怕眼前的帝王生气,为官三十多载,如今半截身子入土了,他也没什么好怕的。
他于是很直接地回道:“皇上,朝会之上,哪有不让臣子说话的道理。您是帝王没错,但我们这些臣子也有说话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