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荀可还没有忘记自己之前答应了好友,等这一次科考结束,就回家商议婚事。他十几年前就跟好友约好了,将来自己的儿子娶他家的闺女。如今王家的姑娘也十八了,自己也该履行承诺了。
林澈一听这话,心里急了。
他看着父亲,连忙说道:“父亲,这不妥。哥哥回去娶平民家的姑娘,而我这个弟弟却在这里娶大官家的女儿。这怎么行得通。还是我跟你回去,我娶王家的姑娘,哥哥给去苏大人当女婿。”
一旁的林祁一手拍在了弟弟林澈的肩膀上。
他们兄弟感情好,但没想着弟弟连好亲事也要让给他。
他笑道:“子游啊,那苏家姑娘还是你去收了吧,我可不要。你没听那苏家二公子说嘛。娶了他那妹妹,将来不能纳妾,只能从一而终。这等女子,我可不要。”
林澈:……
——
三日日,早朝。
因为天降暴雨,早朝推迟了一个时辰。
而好些大臣来到宫里时,身上都淋湿了。
顾瑶让他们临时换了衣服才开始了朝会。
顾瑶看着满朝文武官员,说道:“列位臣工,在礼部和翰林院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科举考试圆满成功。朕很满意,也很高兴,通过这次科举考试,朝廷又新得了一批人才,共计三百八十六名进士,其中一甲十名,二甲一百七十六名,三甲两百名。”
“三日前的殿试,朕已经看完了学子们的文章,决定钦点来自眉州的林祁为状元,来自建州的章承为榜样,来自湖阳的罗凯为探花。以上三位学子全部进翰林院,授六品翰林院侍讲。”
皇上说完,下面的大臣齐齐行礼道:“皇上圣明。”
顾瑶接着说道:
“新进了这么人才,吏部要尽快给他们安排职位。”
新上任的吏部尚书孙锦程赶紧站出来,回道:“臣,遵旨。
顾瑶看着这位新上任的吏部尚书,对方曾是吏部右侍郎,因为原来的吏部尚书苏墨升为了中书下参知政事,他得以晋升,成为了吏部尚书。
“孙尚书。”
“臣在!”孙锦程看着大殿上的帝王。
说实话,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坐到了二品吏部尚书的位置。
顾瑶想了想,严肃道:“朕知道,以往总有给新科进士授官不公正的情况发生,比如一些官宦子弟中了进士,就多被分到好的州县好的官职,还有的甚至直接进了六部。”
顾瑶说完,下面的参知政事苏墨和礼部尚书杨东庭都捏了把汗,因为几年前他们的儿子中了进士,就是被直接安排进了六部,一个进了礼部,一个进了户部。
顾瑶接着说道:“从今以后,朕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了。所有的进士不论出身,一视同仁。”
第286章 皇上是不是怀孕了
“朕要告诉你们,从这一次科举开始,对于如何给新科进士授官,将有明确的章程。”
“吏部都记住了,凡榜单上的一甲的进士,赐进士及第,进翰林院。状元、榜样、探花,授六品官职,其他授七品职位。凡榜单上的二甲进士,不论出身,全部下派到地方去历练,授与七品到八品官职。凡榜单上的三甲进士,同样下派到各地方,授八品到九品官职。”
皇上说完。
下面的一些臣子心情沉重了起来。
最郁闷的当属御史中丞范思进。自己的两个儿子参加了这次的科举考试,但只有一个中了,而且是二甲。他本想凭着关系,给儿子谋个好差事,留在金城。如今看来是不可能了。
顾瑶看得出一些大臣心里想什么,跟他们接触久了,有的人一个眼神,她就知道对方有什么想法。
她接着又说道:“总有一些人想走捷径,扶摇直上,直接官至三省六部,成为朝廷重臣。但朕告诉你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捷径。新科进士们是如此,你们也是如此。从今日起,吏部对于官员的升迁要严格考核,进三省六部任职的官员,必须有六年以上的地方任职经验,没有的,下派到地方去历练。”
“还有,原则上出仕不满九年,没有当过通判的官员不能为一洲知府,不要在随便把没有经验的官员派去偏远的州县主政一方了。那里的百姓也是百姓,不能因为那里条件差,人口少,就可以派没有经验官员过去,搞的一团糟。”
顾瑶说到这里时有点生气。
因为她也是看了吏部的一些资料和名册才知道,这里头很多操作,就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你有关系你就能获得更好的官职,去更好的地方,你若没有关系,贫寒学子出身,就把你派去一些穷乡僻壤做知府,好像是五品官,很公平,但其实这里头问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