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们一个个的神情凝重,有的则心里直打寒颤。
他们大殿上的这位帝王,看着是未满二十的女子,但其魄力和手段却是高祖皇帝和文皇帝的不曾有的。
这时有人大胆的站了出来,是官至三品的御史中丞范思进,他行了个礼,说道:“皇上,是否对这些人惩罚过重了一些。”
顾瑶看着这个站出来的官员,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惩罚过重?”她反问道。
“是的,皇上,他们是该死,但不应该殃及其父亲,兄弟,子孙和家眷啊。这不是株连嘛。”范思进再又说道。
此时此刻,他感到很害怕,这一人犯罪,三代遭殃的惩罚实在太可怕了。更让他揪心的是,他有一个女儿嫁入了宣平候府,这要是流放家眷,自己的女儿,女婿,外孙全部都要获罪。
顾瑶冷呵一声,对这位御史打心里不喜欢。
但也没想着因为她屡屡说出一些她厌烦的话就罢免了他。
她看着满朝文武,严肃地回道:“朕没将这帮损害朝廷,危害百姓的臭虫满门抄斩就已经是仁慈了。朕现在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位高权重,不修德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最后是什么下场。礼部听旨吧。”
礼部尚书杨东庭马上站出来。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没有人比他更加解气。那些个人要害死自己的儿子,如今终于要下地狱了。
顾瑶看着杨尚书,说到:“礼部即日起,向全国发布告示,将这六十八名涉案官员的恶行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做一名贪官污吏的的下场。”
“臣领旨。”杨东庭大声地回道。其他官员此刻都神情凝重,但他却神清气爽。
“好啦,这件事就到这里为止。开始今日的议题吧。”
顾瑶说完,翰林院大学时于长林站了出来。
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道:“启禀皇上,春闱会试即将开考,可皇上还没有下达旨意,指定负责的官员,主副考官,判卷官。请皇上尽快定夺,以免时间匆忙,导致考试准备不够充足。”
于长林说完,另一位礼部的官员也站了出来,说到:“是的,皇上,会试于朝廷,于国家来十分重要,是抡才大典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请皇上尽早安排。”
顾瑶揉了揉太阳穴,觉得有点头疼。
这大事是一件接一件,一个多月前西南地震,接着是朝廷贪腐案,马上又是三年一次的抡才大典。
她这个皇上连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顾瑶想了一下,于是说道:“你们觉得谁适合做主考官,主动推荐吧。”
顾瑶原本对古代的科举考试了解并不多,但穿越过来一年了,她对科考流程还是很清楚的。
第256章 推荐主考官
大殿上安静了一会儿,不一会儿,杨东庭又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推荐参知政事苏大人作为主考。负责出题和判卷。”
“朕会亲自出题,不用你们出题。”顾瑶回道。
她知道大越之前科举考试的会试的题目都是丞相或者翰林院的官员出的,文皇帝和高祖皇帝都没有出过会试题,高祖皇帝更是文章都不会写。
“那就更好了。皇上,苏大人才学八斗,作为主考判卷定能选出最优秀的文章。”
顾瑶眨了眨眼睛,她发现这苏家自从把女儿嫁到了杨家后,这杨东庭和苏墨的关系变得比以前亲近了许多。
“启禀皇上。”
很快又有人站出来了,是翰林院承旨齐翰,他说道:“臣推荐于长林于大人主考,于大人诗词文章皆是一绝,他出的文集,一进书坊就被学子们抢售一空。在大越许多读书人都称于大人为于长仙,拜读他的文章。”
顾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想了一下。
在科举考试中,主考官极其重要,因为他会决定判卷的标准,甚至他会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主考官喜欢华丽的文章,有的喜欢论证分明的文章。
最终阅卷时,决定取哪些文章的是主考官。
顾瑶觉得这样似乎不太好。
现代的语文考试作文阅卷老师们是有一定评判标准的,所以相对比较公平。但是科举考试阅卷可没有标准。
而科举考试时许多考生会根据主考官的行文风格决定自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华夏古代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朕先不定主考官,你们当中有谁想当主考、副主考,判卷官的,将你们的近年来写的文章选个一两篇好的送到南书房来,朕看了你们的文章再决定。”
顾瑶说完,下面的百官们懵了,一个个的你看着我看着你,不太明白皇上的意思,。
“皇上,恕臣愚笨,臣实在不明白皇上的意思。”翰林院承旨齐翰一脸不知所以得看着大殿上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