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142)+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顾瑶将那银票接过来看了一下。

大越的银票有两种,一种是盖了官印,由官府发行的的正字号钱庄的银票,还有一种是民间私人办的钱庄,这种钱庄很类似现在的银行,银票类似支票。民间有许多富商或者富农家财万贯,家里放太多银子怕被盗,再加上太多银两不方便交易和携带,便将银两存到钱庄,换来银票,用银票交易。

而这些私人钱庄出来的银票,则只能在对应的钱庄去兑换银子。

永昌阁她知道,是大越比较有名的钱庄,在三十多个州县都有分庄,金陵城也有一家永昌阁。

“既然是官府的官员贿赂你们,他们为什么给的是永昌阁的银票,而是不是正字号的官方银票。”顾瑶看着杨昌,眉头紧锁地问道。

杨昌摇了摇头,和顾瑶一样疑惑。

想了想后,他回道:“皇上,臣当时就感觉不对劲,但是宣平候吴大人和刑部贺大人,却好像没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一直和当地的官员喝酒聊天。”

“对啦,当地的一些商人对我们也很热情,送了好些珠宝,但我们几个都没收。”

听到这话,顾瑶嘴角勾出了一抹冷笑。再又问道:

“那你们到底去调查了什么?”

顾瑶发现这些人不是去调查,而是去旅游的,在那边吃喝玩乐几个月回来了。

杨昌脸上有一丝焦虑,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还是说了出来:“皇上,具体的行程臣在折子里写了。我们去了那几个州县,在那边询问了当地主管盐务的官员,也和当地的盐商了解了盐价高涨的原因。臣还私自去询问了一些当地的百姓,百姓们并不知道原因,只是抱怨买不起盐。”

“但在盖州时,有一个穿着黑衣的蒙面人偷偷给臣递了一张纸条。”

说完,杨昌从衣兜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再将盒子里的纸条取出来递给了眼前的帝王。

顾瑶接过,一看,上面写的是:

“盖州西郊北三十里东山飞鸟亭下有一地窖,里面存有大量精盐和白糖。”

看到这个,捏着纸条的手突然用力,差点将纸条捏碎了。

她将头转向一边,不让眼前的臣子看到自己脸上的情绪。

再回过头来时,她的神色已经平静了许多。

她回道:“杨昌,你做得好,没有打草惊蛇。”

杨昌鞠躬行了个礼,回道:“皇上,臣记得您在臣出发前给臣的嘱咐,臣去了后一直谨慎行事。”

顾瑶点了点头。

她果然没有选错人,这个杨昌确实是有才干的。

不过这手里的纸条怎么来的,怕是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好,你先回去,接下来的事,朕会安排。”

顾瑶本以为盐务这一块有条大鱼,现在看来是一池子小鱼小虾,外加几只大鳄鱼在里面。

杨昌于是再次行礼,然后离开了南书房。

第209章 可先斩后奏

下午,顾瑶在南书房召见了御林军左副尉付昶付将军。

大越有百万大军,但有半数镇守边疆,还有二三十万大军在西郊和东郊大营,地方大城市,比如蓉城,也有朝廷军队驻守,一般三五万将士。

而唯一负责守卫皇宫,保护帝王安危的是御林军。

御林军共一万将士,都为精兵,其中还有二百人为习武的高手。

御林军直接对帝王负责,是所有军队中最忠诚的一支。

“臣参见皇上。”左都尉付昶将军单膝跪地。

顾瑶看着这位将军,平日里她很少见这些武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跟一帮文臣商议国事。

这位付将军看着四十多岁,身体强壮,眉眼间散发出一种生人勿近的肃杀气质,让人一看就会害怕的那种人。

“付将军,朕今日召你来,是有要事需要你去办。”

说完,顾瑶从抽屉里拿出了之前杨昌给自己的那张纸条,上面写了个地址。

她将纸条递给这位将军,说道:“你带一百人明日出发,前往纸条上写的这个地方,去了之后,立刻拿下那里的守卫,并仔细搜查地下,如果查到里面藏有精盐和白糖,直接拿下当地的知府和通判,将他们全部带回金陵审问。”

“末将领旨。”付昶将军看了一眼纸条上写的地址,记住了后,便将纸条塞到了袖子里。

“还有,不要打草惊蛇,要速办,中途若有某位大臣阻拦,可先斩后奏。”

顾瑶严肃地说道。

这件事情她之所以让御林军去做,是因为她对下头的这些人不相信。

她也不想派哪位大臣下去调查了,怕再次派了个臭鱼烂虾下去。

——

宁平伯爵府。

杨家大娘子孙氏为了给儿子接风洗尘,亲自忙活了一大桌子菜,都是儿子最爱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