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天降大祸,难道不是天子担责吗?”吴国公反问道。
“好个天子担责……”
顾瑶听到这话后,冷笑了一声,他走到吴国公的面前,低头看着这个年近六旬的所谓国公,突然抬手,直接摘了对方的官帽,丢在了地上。
“皇上……”
见此情况,所有人都惊住了,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摘官帽意味着什么,他们都明白。
“皇上,请您息怒,吴大人所言并无过错呀。”跪在吴国公身后的一位御史连忙说道。
一旁的丞相李璟和参知政事苏墨也没想到这女皇突然摘了吴国公的官帽。
两人面面相觑,一脸不知所措。
苏煜则在这时上前握住了顾瑶的手,怕顾瑶龙颜大怒,再发脾气。
顾瑶再次看着跪在地上的官员,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此刻的目的。
于是她也不装了,冷声道:“你们希望朕反思什么过错,是要裁三万吃空饷的酒囊饭袋,还是没有下嫁公主到西凉和亲。又或者是减少了荫补入仕的人数,你们的那些亲戚朋友不能走关系入仕做官。还是朕登基以来,没有给你们加官进爵,增加俸禄。你们不满了……”
顾瑶说完,下面的官员一个个脸色都十分难看。
“臣等不敢。”他们低着头,齐声回到。
顾瑶冷哼一声,再道:“朕瞧着你们什么都敢,弹劾朝廷重臣,借着天灾逼宫帝王。下一步,是不是想造反了。”
第195章 都给朕滚吧
“皇上,您这么说,臣等惶恐,臣等也是想为朝廷分忧,想为百姓谋福,才请求皇上下罪己诏。”、
一直没说话的陈安候陈武说道。
顾瑶看向他,目光冷得仿佛结了一层冰霜。
看来自己戳破他们的阴谋,这些人便露出了真实的面目。
她想了下,说道:“你们若想为朝廷分忧,自请去灾区救助百姓便是了,逼宫让朕下罪己诏有用吗?下了罪己诏,废墟之下的百姓就能活过来吗?还是下了罪己诏,这天下就太平了,没有了灾难,也没有的战乱?”
“如此,朕天天下一道罪己诏就能治国了,还要你们做什么了!”
“尔等为一己私利,不顾灾区几百万百姓的生死,在这里逼宫帝王,企图达到你们的目的,用心险恶,昭然若知。都给朕滚吧!”
顾瑶是真生气了。
几日没有休息,今日更是操劳了一天,她想尽办法救援灾区。这些家伙却在想着怎么为难她,怎么反对她,可恶至极。
她今日若是被他们逼得下了罪己诏,他日这些家伙便会得寸进尺,逼她妥协,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顾瑶说完,跪着的官员不敢再接话了,就连被摘了官帽的吴国公也闭上了嘴巴。
他们敢来逼宫,但却不敢在帝王勃然大怒时火上浇油,要不,自己的官职都保不住了。
清退了一众逼宫的臣子,顾瑶回到了南书房。
而丞相李璟和参知政事苏墨则回到了承光殿。
两人还在商议要派去灾区的官员名单。
“丞相,皇上心情不好,咱们不能再逆了皇上的意思呀。”苏墨看着眼前年长自己十岁的丞相。
论为官之道,自己是不如丞相的,论处世之道,自己也不如丞相圆滑。
这些日子共事,他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
“是啊,咱们这皇上把百姓看得最重,如今西南遭此大难,皇上心里定比谁都难受。吴国公他们这等行为实在是愚不可及啊。”丞相李璟回道。
他历经三朝,每一位帝王的性格和治国理念都不一样,如今这位女皇上,看着年幼好欺,实际满身抱负,城府极深,行为处事让人捉摸不透。
“其实说到罪己诏也不是不能下,古往今来,一些帝王在遇到民间遭遇天灾时,有的也下罪己诏。”苏墨说道。
丞相听到同僚说这话,却摇了摇头,回道:“什么罪己诏,不过是一些君主想借此收拢人心罢了。没有银钱,没有粮食支援,帝王下罪己诏不过是口头上的安慰。天灾后,灾民无数,只有迅速将银钱和粮食运到灾区才是正事。再说,咱们这皇上也没什么对不起百姓的。”
苏墨叹息了一声。
当下之际,确实是朝廷最困难的时候,国库空虚,天降大难,朝廷上下不能团结一心,反而是各有各的小团体。
“好啦,苏老弟,咱不聊这些了,赶紧将名单列出来,交给皇上吧。”李璟此刻也很担忧灾区受难的百姓。身为丞相,在这样国家大难之际,当想尽办法出谋划策,救百姓于危难之间才对。
只是如今,本该他做的事,皇上都替他做了。
第196章 灾情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