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110)+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顾瑶摆了下手。

很快,王公公走上去,将折子接了过来。

顾瑶打开认真看了一下。

然而看完之后,她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不悦。

张锦程见皇上看完了自己的折子,说道:“启禀皇上,臣所奏之事已经核实,今年三月以来,祁州、盖州、北芪州……等七八个州县出现盐价大涨,百姓买不到盐,买不起盐的情况。据盖州官吏反映,盖州当地的盐价已高达200文钱一斤,且只是中等精盐的价格,若是上等精盐需要三百文钱一斤。如此天价,导致很多百姓买不起盐,民间甚至出现偷盐的情况。”

“怎么如此?”顾瑶紧锁着眉头问道。

“回皇上,朝廷有明文规定,不论是官府自售还是地方盐商转卖,中等精盐一斤不能超过五十文,上等精盐不能超过八十文。但有的地方,有人私自囤积大量精盐,只把部分盐下放售卖,导致当地盐价大涨。对外却说,遭遇了水灾,盐都毁了,是从其他地方高价转运来的,所以要卖得更贵。这种事情多年来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离产盐地远的州县。

“给朕查……查出来有问题的官员也好,商人也好,都给朕押到金城来审。”顾瑶回道。

这种事情不用想,她也知道一定是官商勾结导致的。

“皇上,查自然是要的,但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当地的盐价,让百姓们买得起盐,这没有盐,百姓如何正常生活?”张锦程接着说道。

她就是盖州人,自己的家人,亲人很多都在盖州生活。

顾瑶看着这位五品官,他平时很少站出来奏事,今日为了几州百姓,冒着得罪同僚的风险站出来上奏,算是难得了。

顾瑶想了想后,看向了朝堂上一位长得十分肥胖的官员,说道:“盐铁副使出列。”

盐铁副使李国忠听到皇上点了自己,连忙站出来行礼。

顾瑶说道:“着你即日调度其他州县的官盐运往这几个州县,按以往正常价格销售。稳定当地的盐价。”

“臣领旨。”李国忠恭敬地行礼。

但因为肥胖,他弯腰下去后,直起腰来显得很是费力。

顾瑶再又看向文武百官,想了想后,问道:“谁,愿意去这几个州县处理这件事,查出这些蛀虫。”

顾瑶用蛀虫来形容这些鱼肉百姓,唯利是图的官商。

官员们大多数低着头不语,少数一些则东张西望的看看其他人是否站出来。

第161章 杨昌,就你了

过了好一会儿,有人站出来了,是三司负责盐务的盐司主事,宣平候吴有志。

“皇上,臣愿意去。”

顾瑶看着站到大殿前的宣平候,他看着还算年轻,应该是三十多岁。

平日里,他也不大发言,偶尔附议其他大臣的意见。

今日主动站出来,倒是让她感到意外。

“还有谁愿意去吗?”顾瑶再问。

下面的一些官员有些不再保持沉默了,而是交头接耳的好像在说什么。

随即,另外一位官员走到了大殿前,是刑部左侍郎贺知义。

“皇上,臣也愿意去调查此事。”

顾瑶喝了一口茶,喝完后将碗盖子翻了过来盖在上面,她看向他们,眉眼间好似有一丝笑意。

然而此时没有人注意到女皇眼中一闪而过的寒光。

顾瑶没有拒绝他们自动请缨,而是似笑非笑说道:“好,两位主动请缨,接下这个棘手的差事,朕很欣慰。”

|“为皇上分忧是臣等职责,”两位官员异口同声的回道。

顾瑶抿嘴一笑,看向一旁负责草拟圣旨的翰林院学士,说道:

“拟旨,即日起,宣平候吴有志,刑部左侍郎贺知义为朝廷特派三品巡按使,全权调查当地精盐稀缺,盐价异常一事,三日后启程。”

“臣领旨。”两位官员见皇上下旨了,都赶紧跪下行礼。

然而他们刚跪下,站在不远处当朝宰相,左仆射李璟就站了出来。

“皇上,此事恐怕不妥。”李璟没想到皇上这么爽快的就答应让这两个人去查。

“哦……丞相有其他意见吗?”顾瑶目光淡淡的,丞相这时候站出来,她并不惊讶。

“皇上,按照以往朝廷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当规避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官员去地方调查,宣平候是盐司主事,管着盐务,按理不能去查这件地方盐价异常的事。”

丞相说完,顾瑶笑了。回道:

“丞相,这总得让懂盐务的人去啊,不懂的去了容易被忽悠。”

说完,顾瑶看了一眼宣平候吴有志,见他低着头,好像在想着什么。

李璟见皇上还是坚持,有些无奈地叹息了一声,顿了顿后,又说道:“既然如此,皇上当再派一位户部的人去,户部的也人也一样懂盐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