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92)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所谓熬硝季节指的便是秋天,每当秋高气爽时,北方的墙角、地面会析出盐花状的结晶物,尤其是在马厩、厕所、猪圈等地,以及一些盐沼地、岩石表面,民间把这些称作地霜。

硝民们扫取这些含硝的土块,经过浸泡和反复的熬煮过滤,最后得到的白色结晶,才能称其为硝石。

因此李治说得不错,备制硝石的确费时费力。

除非找到天然的硝石矿。

萧筱曾在《天工开物》中读到过: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

“陛下,我幼时家中曾有一来自蜀中的老仆,据他所言,川蜀之地多山,山洞之内有许多天然硝石,曾有许多方士丹客前去挖硝炼丹。陛下可派人前去蜀地查访一番,说不定能有收获。”

李治意有所指地说: “十一娘真是朕的福星,总能在关键时刻排忧解难。放心,朕会派人出去探查的,若能找到硝石矿,当记你一功。”

呵呵。

萧筱之所以这么积极,除了要实现冰块自由之外,还为了硝石的另一大用途,那就是制作火药。

所谓一硝二磺三木炭,硝石是古代制作黑火药的重要材料。而火药的最初发明,正是因为唐末一些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硝石的作用。

至于她怎么会知道,因为古代的许多有名的医学家,同时也是炼丹爱好者。比如唐代医圣孙思邈,在他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中,就记载了利用硝石和硫磺制作“伏火”之法。

当然,要做出火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所以她现在还不能对李治和盘托出。

“若能找到大量硝石矿,以后不止达官贵人,连平民百姓都能用上冰了。“说到这,她突然一击掌:“对了,我还想起个物事,等交给将作监做出来,以后陛下随时随地都能喝到冰饮了。”

“是什么?”

“冰箱。”

第66章 吃货萧的冷饮自由

接下来的日子,萧筱就一直在捣鼓冰饮。

唐朝时就已经有了冰淇淋的雏形,时人称之为“酥山”。

淡紫色的琉璃盘中,挺立着一座山峦状的冰沙,上面浇了厚厚一层拌着蔗浆和蜂蜜的奶酥,洒满了彩色的蜜饯干果,甚至在盘子旁边还装饰有纸花假树,远远看去晶莹剔透,清凉沁人,让人口舌生津。

萧筱斜倚在罗汉床上,用小银勺挖着吃,入口即化,甜糯滑腻,浓浓的奶香味溢满口腔。让她舒服地叹了口气。

果然,没有冷饮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这时,梅香进来回禀:“娘娘,将作监把您要的东西送过来了。”

“哦?快让他们抬进来。”

萧筱连忙坐起,过去验收自己的冰箱。

其实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具有冷藏功能的冰鉴。

萧筱的冰箱形态大体与之相同,用木头制成的大木箱,分为里外两层,类似大箱套小箱。只不过稍微做了些改良,内层添加了许多活动的木制格挡,还按照她的要求,做了许多方方正正,造型各异的模具。

“很好,梅香,赏!”

萧筱很是满意,立刻让人把木箱的外层放满了冰块。“去小厨房,把今日做酥山的奶酥等物,都拿过来。”

夏日冷饮秀,搞起来!

把干净的冰块磨碎,放在盘子里,浇上蜂蜜,洒上红豆沙和蜜饯。刨冰get!

把融化后的奶酥加上糖,倒进模具内,插上木棍,放进冰箱冷冻。雪糕get!

将奶酥和冰沙混合,浇上各类果酱。圣代get!

将各式鲜果榨汁,混合后冷藏。九珍果汁get!

在羊奶里倒入事先泡好的茶,再加上熬煮过的芋圆。奶茶get!

……

这次萧筱吸取了教训,冰箱做了两个,冷饮也全都一式两份,把冰箱里的格子塞得满满当当。

“陛下现在在何处?”

“现在已下了朝,应当在甘露殿批折子。”

“那正好。来人,将这个抬去甘露殿,让陛下尝尝本宫的手艺。”

萧筱指挥着人把其中一个冰箱抬走,然后拍手笑道:“梅香海棠,等会把这些冰饮分一分,人人有份哦!”

殿中众人早就看馋了,俱是喜出望外,“多谢娘娘!”

此时的李治正在甘露殿中,与礼部官员商议先帝周年祭礼的事宜,却见齐秉义指挥着几个内侍抬进了一个大箱子。

“这是何物?”

“陛下,这是淑妃娘娘新做的冰箱,娘娘还做了许多冰饮,特意送来请陛下品尝。”

“胡闹。”李治虽口中斥责,但神情并无怒色,反而松了眉头,对着下首说:“既然都送过来了,诸卿议事也乏了,不如陪朕一道尝尝冰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