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筱这才恍然,这是改双打了?这尊大佛终于也忍不住亲自下场了?呵,当真是看得起她呢。
郑云昙说的不错,今日的朝堂上,李治正面临腹背受敌的场面。
首先开炮的,还是褚遂良:“陛下,臣近日听闻,此次地震谶言,是出自后宫淑妃之口,萧氏信口雌黄,借国家大事争宠迷惑圣听。敢问陛下,可有此事?”
李治也颇感意外,“褚公所说流言,皆是无稽之谈。是朕得梦中示警,与淑妃何干?”
“陛下!”褚遂良一脸的痛心疾首,“如今坊间已是沸沸扬扬,牝鸡司晨,国之大祸呀!”
“中书令!”
李治厉喝一声,“流言便是流言,朝堂之上,中书令莫要信口开河!”
长孙无忌沉着脸没有说话,但底下的官员都在一个接一个发言,话里话外,无不是怀疑陛下被奸妃蒙蔽,搞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而宗室那边,这次竟也罕见地和文官们站到了一处,荆王李元景也斟酌着开口:“陛下,身为宗正寺卿,臣有责任提醒陛下,要明辨亲疏,宠爱嫔妃无可厚非,但不能因私废公,视政事为儿戏。”
“在荆王叔的眼里,朕便是周幽王那般昏君不成?”
李元景口称不敢,一旁的吴王李恪帮腔道:“陛下,荆王叔绝无此意,只是如今民意汹汹,且许多大臣都对地震之事心存疑虑。不如陛下暂且放下,先行处置后宫家事,平息流言要紧。”
“放肆!”
李治动了真怒,直接拍案而起。
百官都下跪请罪,李治目光扫过,在看到李勣和张行成忧虑的目光时,才缓了缓冲天的怒火,咬牙道:
“流言一事,朕会调查清楚谁在背后弄鬼。可晋州抗震,势在必行!”
“退朝!”
第55章 禁足承香殿
李治拂袖而去,却私下让人将李勣和张行成留了下来。
“左仆射,张侍中,今天的事你们怎么看?流言一事,定是有人从中作梗!”李治余怒未消。
“朕已命金吾卫全城搜捕,捉拿散布流言之人,杀鸡儆猴!”
李勣拱手道:“陛下,流言虽无稽,但究其根源,是百官对晋州即将地震一事,仍旧持怀疑态度,才借题发挥罢了。”
“正因如此,朕才要坚持下去,等到四月一到,这些人就会明白,是他们错了!”
李勣心中叹息,怎么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老臣知道,陛下刚刚改元,晋州若当真地震不断,会有损天威。但陛下可有想过,若四月时晋州没有地震,到时陛下该如何自处?”
李治顿了顿,看向下首。“左仆射的意思,也是来劝朕放弃?”
“恕臣直言,此时是最好的时机。诏令尚未下发,流言也只在小范围传播,百官反对,陛下迫于舆论暂时搁置,届时若晋州无事,陛下威望损失有限;若晋州果真地震,那压力就全落在反对的官员一边。”
李勣也不信什么托梦示警,但他话术高明,能设身处地为皇帝考虑。
“换句话说,若陛下一意坚持,则胜负难料,且风险极大;若陛下暂时放下,则进可攻退可守。如果示警为真,那日后百官在此事上,便再无立场反对。”
李治明白他的意思,若按萧筱的预测,后面还有四次地震,即便他此刻碍于压力袖手旁观,后面也还有机会补救。但只要地震发生了一次,那些言之凿凿反对他的官员,便成了罪魁祸首,届时再收拾也不迟。
从政治上来说,这的确是权衡利弊之后,最好的选择。
可是,如果这次地震和去年八月一样,损失惨重呢?那岂不是眼睁睁地,陷百姓于水火?
他犹豫了。
“先帝曾言,李勣用兵谨慎,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今日一见,左仆射果真事事思虑周全,张侍中,你觉得呢?”
张行成思索良久,才苦笑一声道:“臣老了,思考做事也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起来。若以理智来说,左仆射的法子的确是利大于弊,但……”
“但臣无法说服自己,明知百姓可能陷入灾祸,却袖手旁观不管不顾。人命大过天,不能权衡,无法取舍。”
“陛下,做正确的事情从来都很难,若陛下的确相信梦中示警,那老臣,就陪陛下赌上一回!”
李治心中震动,对比眼前这位鬓发斑白的老臣子,他刚刚的犹豫显得多么可笑!
他是大唐天子!
这是他李家的天下,那些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朕,多谢侍中。”
“英国公李勣,你呢,可愿陪朕赌一回?”
李勣也只犹豫了一刻,还是下定了决心。“臣,谨遵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