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68)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英国公,朕没听错吧,你要告老?”

“臣年老体衰,近两年尤为多病,已无力担负要职,若尸位素餐,只恐误了朝廷大事。因此奏请陛下,退位让贤,臣乞骸骨,望陛下恩准。”

李治看着他深深下拜的身影,脸色阴沉。

第49章 木雁之间,龙蛇之变

“英国公过谦了,朕记得你今年还不到六十,哪里就到告老的地步了?当初你和太尉都蒙先帝托孤,如今怎能弃朕而去呢?”

皇帝温言挽留,李勣的态度却很坚决,“陛下容禀,臣本是行伍出身,蒙高祖、太宗恩典,才侥幸有些微末功劳,忝居高位罢了。如今年迈昏聩,实在有心无力,何况如今朝中贤能齐备,陛下何愁无人辅佐?”

李治记起萧筱对他的评价,识时务,善变通。这是觉得朝廷局势严峻,想要急流勇退,抽身事外?

呵,老狐狸。

他走下御座,亲自扶起李勣,一脸感动道:“英国公为大唐驰骋疆场,才留下一身伤病。朕会遣太医令入英国公府为你诊治,一定将你治好。

“至于这告老之事,再不许提。不管是朝廷,还是朕,都缺不了英国公啊。”

“陛下……”

李勣还待再说,可抬头却看到陛下沉静的双眸,让他顿时噤声。

“好了,英国公先回去吧,今日之事朕权当没有听过。”

“陛下,臣告退。”

虽然暂时打消了李勣的辞官之念,但李治仍觉得心中不快,晚上回到承香殿,闲谈中便说起了此事。

恰逢萧筱正在给元娘启蒙,听后莞尔一笑,便对女儿说道:“元娘,今天阿娘给你说个成语,叫木雁之间。”

李治抬头看她:“元娘才多大?你就给她讲《庄子》?”

“我幼时读《庄子》,总觉云里雾里,但到如今,却觉得极有人生哲理。所以想给元娘讲讲。”

元娘也好奇,“阿娘你快说,木雁是指木头做的大雁吗?”

“不是,这是一则小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庄子带着弟子走在山林中,见到有一棵大树长得枝繁叶茂,旁边站了个伐木的工人,却独独不砍这棵树,庄子问他为何?对方说因为这木头不成材,砍了也无用。”

“当天晚上,庄子留宿在一个朋友家中,主人要杀大雁来款待他,仆人问道,家里两只雁,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不能叫的。第二天,弟子问庄子,大树因为不成材所以逃过一劫不被砍伐,但大雁因为不够有用却要被杀掉,这是为什么?”

元娘一张小脸也懵懵的,“是啊,为什么呢?大树和不叫的大雁一样没用,都不成材,为什么一个能活,一个却要死?”

萧筱笑道:“庄子回答道,对大树来说,不成材是好事,但对于大雁来说,不成材却是坏事。可见,好与坏是一时一局的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做人要处于材于不材之间,得遇良机要像龙一样腾飞,一展才华,不利时便如蛇一般蛰伏,静待时机。也就是说,要与时俱化,能屈能伸,不要顽固拘泥。”

说着,她微微侧脸看向李治,“所谓君子,当处木雁之间,应有龙蛇之变。”

元娘懵懂着点头,李治却如醍醐灌顶,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等孩子们被领下去睡觉后,萧筱坐在妆台前拆头发,李治挥挥手,屏退海棠等人,走到她身后,轻轻卸下一枚花簪。

“十一娘所说的木雁之间,龙蛇之变,指的是英国公?”

萧筱皱眉:狗男人你动口别动手,嘶,扯到头发了!

她忙转过身,避开他的“魔爪”,强笑道:“听闻英国公年轻时,本是投奔的瓦岗军?”

“嗯。李勣本名徐世勣,乃是李密手下心腹大将,后来随李密归附我大唐,高祖赐其李姓,为李世勣。后来,为避先帝名讳,才改为李勣。”

“他在军中威望极高,灭东突厥,亡薛延陀、平高句丽,战功赫赫。贞观十八年时,先帝曾言,当世名将,惟李勣、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

萧筱点点头,李勣不仅通兵法,还通医道。他曾经主持编修了《唐本草》,这是中国第一部 正式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她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小时候被逼着背过啊!

因为这段血泪史,她还专门了解过这位将军的生平。

“陛下您看,英国公本不是随李氏起兵的元老,因此他一直处处小心,生怕落人把柄。朝堂之上,不论是长孙太尉还是各位宗亲,与陛下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但英国公不是。他的明哲保身,不过是如庄子所言,处于木雁之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