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64)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九郎,要戴这个吗?我看好多人也没戴。”

“上元之夜,官民同乐,戴上这个不会被认出,免去许多麻烦。”

萧筱一想也是,便乖乖戴上了。

李治看着眼前这只傻兔子,唇角一勾,心情好了许多。

“九郎,那边有酒楼好热闹,好像在猜灯谜,我们也去看看。”

百福楼是长安城有名的大酒楼,每年上元节前,都会请能工巧匠扎制上百盏花灯。而且不卖只送,猜中多少灯谜,就能拿走相应的花灯。其中最大的“灯王”,要连续猜对十五轮灯谜才能赢得。

就这一点,每年都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以及世家公子千金们趋之若鹜,毕竟若是赢得多,也是一次在圈子里扬名的机会。

所以,等他们俩过去的时候,百福楼已是座无虚席了。但齐秉义不过上去晃了一圈,就给他们弄了个视野最好的包厢。

两人戴着面具携手上了楼,全不知已有人注意到了他们。

包厢的窗户正对着前面的灯山,灯山足有五层,每一层都摆满了各色花灯,还装饰着丝绸,珠玉等物,越高花灯越精美,最顶上放着的便是这次的“灯王”:一盏七彩琉璃走马灯。

酒楼的掌柜走了出来,向四周叉手而礼,接着高声道:“今日上元佳节,所有贵客都可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每个包厢已备好笔墨,每轮灯谜出来后,以一炷香为限,客人可将谜底写到纸上,再由各房门口的小二送下来。”

“每轮三道灯谜,谜底皆对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便可进入下一轮。当然,也可选择退出,选择相应的花灯。”

萧筱听完规则,有些跃跃欲试,但先得顾及身边这位大佬:“九郎你参加吗?”

李治似乎心情不错,笑道:“可以玩玩。”

正中下怀,萧筱赶紧拍马屁:“九郎出马,片甲不留!”

“好了,诸位都清楚了吗?现在便正式开始。”掌柜说完,便在旁边的案几上点上了一炷香。

“第一道字谜:红黄蓝白会变形,像凤像龙是化身,往来千里不停留,一阵轻风吹干净。打一物。”

萧筱想了两秒,眼睛一亮:“我知道了,是云!”

转头一看,李治已经写好了谜底,放下笔还鼓励她:“嗯,猜的不错。”

行吧行吧,知道你厉害

“第二道:六十不足,八十有余。猜一字。”

萧筱正在桌面上划拉,却看李治又成竹在胸地动了笔:平,她这才恍然大悟。

“第三道:小小身儿不大,千两黄金无价,爱搽满面胭脂,常在花前月下。打一文房之物。”

有外挂在手的萧筱,直接凑过去看答案,“哦,原来是印章。”

第一轮的灯谜还是比较简单的,端看掌柜手里那厚厚一沓纸张就知道,大部分人都猜出来了。

可越到后面,灯谜开始越来越难,萧筱的表情逐渐从兴致勃勃到怀疑人生,最后彻底躺平。

算了算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为什么还要为难自己猜谜呢,做条咸鱼不香吗?

更何况猜便猜,还有附加条件,要以谜答谜,以诗对诗。

就比如第五轮这个:“听有,看无;古有,今无;叶有,花无;哭有,笑无;天亮有,黑夜无。”

谜底倒是不难,但答案的格式必须与这谜面一致,再把谜底扣进去。

萧筱一头黑线,李治依然下笔如有神:“右有,左无;高有,低无;后有,前无;哭有,笑无;赢家有,输家无。”

“原来九郎是猜谜高手,失敬失敬。”

“十一娘不猜了?若是无趣,我们便去别地转转。”

“别呀,来都来了。你这么厉害,我们干脆就猜到底,说不定真能赢灯王呢。”

李治淡淡扫一眼那灯,“你若喜欢,让将作监做上几盏就是。”

“那不一样,自己赢来的,才是最好的!”

于是,萧筱继续看着李治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对手越来越少,直到第十四轮…

李治罕见地皱了眉头,“十一娘,这回恐怕要请你帮忙。”

“什么?”萧筱刚发呆回神,一脸蒙圈。

“有一道灯谜是猜药材名。谜面是:四月将近五月初,窗纸刮破又重糊,丈夫进京三年半,捎信回家半字无。”

萧筱想了两秒,很快就猜了出来:“我知道了!分别是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李治笑了,恍然道:“原来如此,多亏你了。”

“小意思,不敢当。”萧筱嘴上谦虚,心里的小人叉腰笑得可得意。

哇咔咔,果然关键时刻还得靠我呀!

走到这一轮的本就只有寥寥几人,一道生僻的灯谜下来,最后只有两人晋级到第十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