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陛下,若无他事,妾先告辞了。”
“急什么?现在正是午膳时间,留下陪朕用完膳再走不迟。”李治垂眸,貌似不经意地说。
萧筱一想,吃个午饭应该没什么危险,便爽快答应了。
不想午膳吃到一半,齐秉义就来禀告说太史令觐见。
萧筱忙放下筷子,“陛下有客人,妾还是先走……”
“让太史令进来。”李治边说,边拦下了她。“不必,你安心吃饭,太史令只是过来请个安而已。”
李淳风进来时,一眼就看到坐在陛下身边的女子,这便是传言中宠冠六宫的淑妃娘娘。但在他眼中看来,她倒像个不谙世故的小女孩,没有被宫规束缚的样子,一双大眼睛清澈见底,满是好奇。
他不动声色地行礼道:“臣李淳风,拜见陛下,拜见淑妃娘娘。”
李淳风!?
萧筱手一抖,筷子都掉了。
就是那个和袁天罡一起,写了中国第一预言书《推背图》的李淳风?
李治回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道:“爱妃知道太史令?”
“知、知道啊,推背图嘛。”萧筱眼神闪亮,这位是真正的高人啊!
李淳风笑了声,“游戏之作,让淑妃娘娘见笑了。”
萧筱连连摆手,哪怕在现代,网络上还在流传着诸多真假难辨的《推背图》,现在她竟然见到了作者本人!
“太史令不止精通周易卦演,还是星象历算的专家。”李治笑了声道:“李卿可用饭不曾?”
“回陛下,未曾。”
“那便坐下一起用吧。”
“多谢陛下赐宴。”
萧筱丝毫没觉得不对,反而兴致勃勃地问道:“太史令真能预知过去未来?”
“天道有常,臣不过在占卜卦演之上略有小成,不敢当此预知异能。”
“太史令谦虚了,不知本宫可否见见推背图?”
“这……”李淳风抬头看看皇帝,李治黑着一张脸看她跟人套近乎,这时才道:“先好好吃饭。”
……
萧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本来还存着满心试探和警惕的李治,看着她雀跃的背影,心中叹气:这个女人,她若是鬼,也是个心大的鬼!
“太史令可看出什么了?”
李淳风却躬身一礼,不答反问道:“陛下可记得,贞观二十二年,长安城中屡现‘太白昼见’的天象,臣当时占卜所得卦象,得出‘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女主昌’的谶言?”
李治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当然记得,先帝当时深恶之,曾一度想将疑似者杀尽,后来的李君羡案,不也是因为合了这谶言吗?”
第43章 倒霉的李君羡
李君羡其人,曾在先帝时立下赫赫战功,贞观初年,他随尉迟敬德出击突厥,大败颉利可汗,因军功迁任左武侯中郎将,封武连县公。
当传出“女主武王”的谶言时,李君羡正担任左武卫将军,爵位是武连县公,所驻之地为皇宫北门玄武门,不管是官职、封邑还是驻地都带“武”字,连籍贯都是洺州武安。
更倒霉的是,李君羡还有个女子似的小名,唤“五娘子”。
种种巧合之下,太宗很难不联想到他便是那位“武代李兴”的天选之子,不久,太宗就以李君羡勾结妖人,意图不轨的罪名诛杀了他,并籍没其家。
“当年李君羡死后,先帝曾密诏臣入大内重新占卜,但卦象并无变化。先帝日夜忧心,曾想杀尽京中疑似之人,臣当时自责白白害了一条人命,便说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才堪堪劝得先帝罢手。”
李治目光沉沉,“太史令今日再提旧事,又是何意?”
李淳风缓缓开口,一句千钧:“那是因为,臣刚刚,发现了转机。”
“转机?你指的是,萧氏?”李治不由向前逼近了两步。
“正是。昨夜臣又起了一卦,终于发现卦象有了细微的变化。今日见到本人,臣才终于确定。这位淑妃娘娘,就是变数。”
“那太史令可知,她究竟是人?是鬼?还是妖?亦或是仙?”说到最后,李治自己都想笑,谁家仙女是这副又懒又怂的模样。
“都不是。”不料李淳风竟摇头道:“庄周梦蝶,蝶梦庄周,何者是真,何者是梦?皆为物化而已,端看陛下如何认为。”
李治默然出神,久久不语。
萧筱回到承香殿以后,才后知后觉想到:李淳风这么个会看天象,测吉凶,知未来的当世高人,不会看出她是个鸠占鹊巢的冒牌货吧。
她紧张之余,心里又不合时宜地升起一丝希冀:他若能看出来,那能不能送我回去呢?
很快,她就推翻了这点奢望:人家不把你当妖女烧死就不错了,还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