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488)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从婴儿离开母体,到长大成家立业,孩子自父母而来,其后的一生却在离父母而去。

“你这样说,倒是有些佛偈的味道了,佛曰:缘起缘灭,父母与子女的缘分,也只占人生的一段,且随他们去吧。”

他将她拥入怀中,理直气壮道:“若说孩子是你结的花朵和果实,只有我,是和你并肩而立的大树,一起分享,一起承担。所以说,以后少宠些他们,多放些心思在我身上。嗯?”

“歪理!”

萧筱笑着捶了他一下,突然就想起舒婷的那首《致橡树》来。

“九郎,我给你念首诗吧,不是我写的,但正好符合此情此景。”

“嗯?洗耳恭听。”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李治搂着她,静静听她念诗,那些如同爱语般的诗句,让他眸子里光芒跃动。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萧筱伏在他胸前,一边听着如鼓点般的心跳,一边轻轻念道,唇边一直带着微笑。

等念完最后一句,两人都没有说话。

良久。

李治才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紧接着低头,带着急切的双唇直接覆上了她的。

唇舌纠缠,相濡以沫。

一室安静,只有交错的呼吸和低低的爱语:

“在地愿为连理枝?小小,可愿和我一同繁茂,一同枯竭?”

“嗯,白头到老,永结为好。”

两人喁喁细语,一遍一遍重复着彼此的爱意。外头春风乍起,吹过庭前长出嫩叶的石榴树,等到秋天,自有榴花胜火子满枝。

等到夜色深重,李治还揽着萧筱在说话:

“旭轮那边你不用操心,我会去开解他。这些日子你只管安心养胎,后宫已无人敢兴风作浪,至于前朝,也该收网了。”

萧筱明白,他说的是长孙无忌,算一算时间,这位国舅爷也差不多该倒台了。

“嗯,我相信九郎,你放手去做便是,我替你看好家。”

“好。”

李治吻上她的额头,心里是从未有过的踏实妥帖。

至于和长孙无忌的争斗,已经持续十年,终于到了落幕之时。

不久之后,宫外传来消息,褚遂良病重逝世。

李治下旨,念及其辅政之功,前罪不究,恢复其封爵和官职,赐谥号“文忠”,百官吊唁,丧礼后令子孙扶棺回乡,丁忧守孝。

这旨意一下,算是断了褚家这两代儿孙入仕的念想,但却保留了这位老臣身后的体面和荣耀。

此举不仅为李治博得了宽厚的名声,也让之前无奈依附长孙氏的官员松了口气:看来只要弃暗投明,陛下不会赶尽杀绝。

而褚遂良一死,让长孙无忌觉得更加急迫,故人死的死,走的走,下一个就该轮到自己了。

过了几日秦二进宫,回禀最新进展。

“启禀陛下,与太尉勾结的一众党羽,属下俱已查实,这是名单。”

李治翻了翻便放在一旁,“这十年来长孙无忌不仅从国库拿银子,这些官员平日的孝敬供奉也不少,他拿这么多钱去做什么了?”

“回陛下,属下耗费多时才查明,每年夏秋两季,都有大笔银钱通过购买粮食、铁器的方式从太尉府流出,再利用民间商队伪装后运往九峻山。而据丽竞门探查得知,近年来当地屡有山贼传闻,属下大胆推测,许是太尉豢养的私兵,就藏在其中。”

“九峻山?”

李治大怒:“那可是先帝的昭陵所在,长孙老贼想做什么?”

“是以属下急着进宫回禀,陛下可要下旨,令当地府兵以剿匪之名,直接灭了他们?”

“不急。老贼想铤而走险,朕就陪他演一出戏。”

李治沉吟半晌,却否决了他的提议,突然又提起一人:“对了,李奉节安置好了吗?”

“是,他从韦洗马家中盗出了不少密信,如今人在丽竞门,已安排妥当。”

“嗯。”李治点点头,“齐秉义,你到时随秦二去见见这李奉节,毕竟你见过他大哥最后一面。”

齐秉义愕然半晌才想了起来,“陛下说的是……当年的李弘泰?”

李弘泰,就是永徽元年时,因为状告长孙无忌谋反而被赐死的那人。

“不错。这对兄弟也算有情有义,哥哥为了弟弟杀人入狱,弟弟又为了哥哥卧薪尝胆,做了多年家仆。你去见他一面,将李弘泰的遗言好好与他分说。”

齐秉义这才明白,陛下是要利用李奉节的报仇之心,最后给长孙太尉重重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