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482)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他没说下去,萧筱却也听明白了,褚遂良怕是不好了,想请李治去一趟,见最后一面。

她目光看过去,李治也是一脸沉郁,他对褚遂良没有太多恶感,虽然气恼他刚愎自用、固执守旧,但到底有过十数年师生之谊,扶持之情。乍闻他时日无多,心中也不免惆怅。

“既然遇上了,那朕便去见见褚公吧。”

褚彦甫大喜过望:“多谢陛下,娘娘。”

等帝妃上了马车后,他便与齐秉义等人坐在车辕上,指路往褚府方向去了。

谁也没有注意到,拐角处一直站着一个瘦削精干的中年人,在目睹了全程后,他转身离去,在长安的坊市间七拐八弯之后,才进了太尉府。

长孙无忌正等在书房,见他便问道:

“大理寺的案子审的如何了?”

来人正是他的贴身护卫靳羽,他将公堂上发生的一切,竹筒倒豆子般说了个干净。

“灵蛇测谎?这萧宸妃竟能想出这种法子?又是功败垂成,可恼!”

长孙无忌气愤地狠捶了几下桌案,本来事情发展的很顺利,等流言再发酵几日,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参奏萧家和宸妃。到那时,陛下若要保她,就不得不做出让步。

不想临门一脚却出了岔子,让宸妃搅乱了整个布局。

所谓权臣,他的权利再大,也是要通过皇帝赋予的。自古以来,君弱,才能臣强,一个弱势的君王,或是本人平庸,或是外戚不力,或是年纪幼小,才能造就一代权臣枭雄。

可若是储君秘而不宣,当今陛下的权力则大大集中。没了从龙之功的诱惑,还有什么官员会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和自己同一阵营呢?

见他这般失态,靳羽犹豫着又说:“还有一事,属下出来时,见到了褚公的大郎君,他将陛下和宸妃请到褚府去了。”

“遂良啊……”长孙无忌脸上阴晴不定,叹息着说:“自他回京老夫下了好几回帖子,每次都被婉拒,现下却去求见陛下,看来,连他也要弃老夫而去了。”

……

这时,帝妃二人刚刚进了褚府大门,得到消息的褚遂良不顾病体,在次子和仆人的搀扶下走出来迎接。

一见李治,他顿时涕泪交加,深深一礼:“罪臣参见陛下!”

“褚公既病了,不必如此多礼,快起来吧。”

李治面色复杂,眼神暗示齐秉义去扶了他起来。

看着倔强了一辈子的老臣如今头发苍白,病痛缠身,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

第345章 偷喝酒的李治

褚遂良病体沉重,最后还是被抬了回去。

其他人一起进了正堂,萧筱和李治坐了上首,褚遂良的两个儿子分坐两侧。

“褚公生的什么病?看过哪个大夫?吃的什么药?”

褚彦甫一一答了,萧筱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其实就是老人常见的很多慢性病,随着年纪增大加重了,乃至贬去爱州后背井离乡,饮食不谐加上心情幽愤,才到了沉疴难愈的地步。

“本来陛下开恩,遇赦回京,父亲高兴之下,病也轻了许多。可回长安以来,太尉时时相请,都被父亲一一推了,前些日子太尉又让人送来一封信,父亲看后又气又怒,险些中风,这才卧病不起。”

褚彦甫这话,一是在表达皇恩浩荡,二来也是想将自家和长孙无忌摘开来。

毕竟现下谁都看得出来,陛下与长孙太尉不和,他们也怕再受到牵连。

李治自然也听出来了,他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朕再去看看褚公吧。”

进了内室,褚遂良正靠在床头,被人喂着参汤,就刚刚那几步路就耗尽了这个老人的体力。

见李治进来,他还要行礼,却被及时按住了。

“免礼吧,褚公。朕回宫后会命太医令过来,给您好好看看病。您也放宽心,余事一概莫操心,只将身子调养好。”

褚遂良哆嗦着花白的长须道:“多谢陛下厚爱,罪臣愧不敢当。”

“朕已下旨赦免了你,从前的事……便不必再提了,也不用以罪臣自居。”

与当初看望张行成相比,李治此时的安抚有些生硬,但还是让褚遂良感激涕零:

“臣离京数年,辗转多地,才渐渐想明白自己的过失。陛下早已长成,清明睿智,又是帝王之尊,身为臣子,便该尽力辅佐,而不是指手画脚,是臣自大了。”

“不想还能见到褚公服软的一天。”李治笑了笑,“听说,褚公是看了太尉的一封信,才被气成这样,不知信上写了什么?”

面对他的试探,褚遂良面容苦涩,“陛下不必多问,信已经烧了。太尉他……比臣错的更多,陛下……还愿意给他机会吗?”

“知错才有改过的机会,太尉功勋卓著,又是朕之元舅,岂会有错?又岂肯认错?褚公与他相知几十年,难道还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