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477)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而另一头萧氏的两个儿子也服侍左右,警惕地看着他们。

“升堂!”

段宝玄一拍惊堂木,重新开始审理。

“张氏,本官让你拿出齐员外的信件,你拿不出。那与你捎口信的同乡是何人,说出名字来,本官要传他过来问话。”

张氏一边哀嚎,一边指桑骂槐:“你们官官相护,老妇人自身难保,还要连累乡邻不成?那贱人和宸妃娘娘有亲,你们自然帮着她!”

见她又开始攀污宸妃,一旁的萧氏也怕给自家招祸,连忙澄清道:“相公明鉴,民妇自小生长在兰陵,家中只是萧氏旁支,两年前才随官人升任来到京城,根本从未见过宸妃娘娘,张氏这是污蔑!”

“呸!你们都是姓萧的,一样的货色,宸妃不帮着你,难道帮着我不成?”

张氏出言放肆,段宝玄正要呵斥,却听屏风后传来一道声音:

“错了,本宫谁也不帮,只看真相。”

第341章 一个打巴掌,一个给甜枣

这声音一出,满堂皆惊。

紧接着,两道身影从屏风后走出来,李治和萧筱虽是做普通富户打扮,但通身的气度,以及与生俱来的贵气威严,犹如鹤立鸡群,一时震慑住了众人。

段宝玄连忙起身行礼:“参见陛下,宸妃娘娘。”

什么?

这是当今天子和宸妃!?

堂上众人和外头百姓在震惊过后,便乌拉拉地跪了一片。

“拜见陛下!拜见娘娘!”

其中最为惊讶惶恐的,非张氏莫属了,她一边跪下行礼,一边惴惴地拿眼往上瞄。

天爷,这就是那位得宠的萧宸妃?她怎么在这儿?那自己刚才说的话,她岂不是全听到了?

萧筱注意到她的目光,微微一笑道:“张氏是吧?本宫先澄清一事,那边那位齐夫人,本宫的确从未见过。”

张氏不敢反驳,嘴里却不服气地嘟囔:“见没见过的,不都是你们萧家人吗?”

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周围几人都听清。

李治顿时目光一厉,“放肆!”

帝王威压之下,莫说旁人,连周围都似乎冷了几度。

萧筱却没动怒,反而在袖子下轻轻捏了捏他的手指,拉着人过去坐下,笑吟吟道:

“本宫随陛下微服出宫,就是听说了这起案子,过来看个热闹。陛下本不想大动干戈,所以避在屏风之后,旁观段公审案。只是刚才张氏所言,事涉本宫,才不得不现身说明,以正视听。”

她这番话,一是表明了来意,二来也是点出了张氏出言无状的事实。

李治也是面色不善,“张氏大不敬,污蔑皇室嫔妃,还有人传播谣言,扰乱公堂。段宝玄,按大唐律例,该如何惩罚?”

“回陛下,大不敬乃十恶之六,主犯当绞,从者流两千五百里。”

这话一出,门外跪着的百姓,都瑟瑟发抖,回想刚刚有没有什么不敬的言辞。而刚才还气焰嚣张,要死要活的张氏,也吓得缩成一团。

见震慑的目的达到,萧筱和李治对视一眼,才笑吟吟开口:“百姓们都是陛下的子民,只是一时不明真相,被人误导罢了,还请陛下息怒。”

“既然宸妃为尔等求情,罢了,都起来吧。”

众人都感恩戴德:

“多谢陛下,多谢宸妃娘娘。”

段宝玄在心里暗暗点头,陛下和宸妃一唱一和,一个打巴掌,一个给甜枣,立时就将风评扭转了一部分。

“好了,段卿,继续审案吧。”

段宝玄又行了一礼,才坐回到案前,朗声道:“张氏,之前本官问你要信件,你拿不出;让你找证人,你也说不出来。本官问你,除了一张当年的婚书之外,你还有什么让人信服的证据吗?”

张氏有些害怕的模样,只一味重复:“民妇不知道什么证据,反正婚书上白纸黑字,民妇才是齐世恒的原配妻子。”

“可萧氏也同样有婚书,而且她的证据比你更完整。”段宝玄忽然想到一种可能,“张氏,当年齐员外及第之后,可否向你提过和离或者休弃之事?”

“没有!”

张氏反应极大,直接就否认了:“当年齐世恒家徒四壁时民妇就跟着他了,一直伺候着齐家二老到入土,民妇虽没见识,也是知道三不去的。”

所谓三不去,算是古代的婚姻法中,对弱势女性的一种保护条例,最早见于汉代的《大戴礼记》。

具体为:娘家无所归者不去;为公婆守孝三年者不去;先贫贱后富贵者不去;

“三不去”是对“七出”的补充和保障,凡是符合以上三条任意其一的妇人,哪怕犯下“七出”,丈夫也不能随意休弃。

《唐律疏议》中也规定:“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除非妇人有恶疾和犯奸者,才不适用于三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