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391)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长孙无忌实在是心头火起,若按他的本意,根本不必在科举上使手腕,便是多几个及第的女举子又如何?

吏部的铨试才是他们大展拳脚的地方。让那些女子坐上几年冷板凳,青春不再,锐气也都磨没了。

还可以杀鸡儆猴,看到她们的下场,还有谁会去上女学?

可其他人却比他更加激进,尤其是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执意只录取了一人。这也就罢了,横竖陛下问起来也有说辞。

可为什么要放火?这不是不打自招?

下面的礼部尚书、侍郎面面相觑:“禀太尉,我等冤枉啊。这火,真的是意外!”

见他们的反应不似作伪,长孙无忌捋着胡须,沉吟起来。

意外?从没有什么意外。若不是他们放的火,那便只可能是…

礼部尚书观察着他的神色,试探着说:“太尉,反正烧都烧了,让下头的小吏领一个罪名便是。如今卷子都成灰了,陛下想查也没证据啊。”

“哼,你们把咱们这位陛下,想得太简单了。”

若他猜的没错,那陛下就一定准备了后手。

第二天上朝时,长孙一系的官员都严阵以待,等着陛下问罪。

果不其然,李治以失火案问责礼部。

礼部尚书直接一推二五六:“陛下,当晚是两个书吏值守,想是他们困倦之下打翻了烛台,这才导致意外失火,陛下恕罪。”

其实人人都明白这就是个说辞,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信不信。

李治自是不信的:“竟就这么巧?正好把科举的试卷都烧了?”

礼部诸人战战兢兢,都跪下请罪。

长孙无忌一直观察着李治的表情,见状拱手道:

“陛下息怒,这次火灾的确蹊跷,但到底是意外还是人为,应交由大理寺查问。好在会试已结束,接下来抓紧准备殿试要紧。”

他故意拿话试探,就是想试出李治的后手是什么。

不想陛下竟一口应了:“太尉说的是。科举乃国之大事,礼部的过失朕先记下,当下全力准备殿试,之后再论功过。”

这是雷声大雨点小,就这么放过去了?

礼部诸人都松了一口气,长孙无忌的心却始终没法放下。

风平浪静的几天之后,殿试之日如约而至。

科举放榜之后,果然坊间对于女学都是一片嘲笑质疑之声。

礼部考院对面的状元楼,向来是诸位举子聚集之地,众人在此吟诗作对,以文会友,顺便讨论今科的科举题目。

按以往的惯例,放榜之后,会试前三甲的卷子会被抄录出来,以供学子们鉴赏学习。

“今科真是人才济济,这三人的诗赋和策问都是字字珠玑,实在难分伯仲。在下只好奇,那唯一的女进士考的如何,那卷子上,是不是都是脂粉香啊?”

众人哄堂大笑。

另一人附和道:“在下与仁兄英雄所见略同,我等自幼寒窗苦读,岂是那些调脂弄粉的女子可比的?以为在女学读上几年书,就可与男子争雄了,实在可笑!”

笑谈之间,忽而楼下传来喧哗之声。不多时,有人拿了张纸上来。

“来来来,诸位看看,这纸上答的正是今科的策问题目,看看这位写得如何?”

诸学子还当又是哪位考生即兴而作,接过来一一传看。

“这字写的极好,筋骨内藏,秀致天成。”

“字还是其次,这策问端的是言之有物,十分切题。”

“不错,不错,不知这是哪位的大作?我等好去结交一番。”

不想来人却笑得意味深长,“这篇你们赞不绝口的策问,就是出自一位女举子之手。她们正集体坐在礼部门口,当场默写自己的考卷,让众人评估。还有现场比诗作赋的,诸位,还不下去看看?”

“什么!?”

众人都是一脸惊异,不多时,都跑下去看热闹了。

李敬业揉揉鼻子,拿过刚才那张策问看了又看,然后整齐叠好放进衣襟内。

嘿,没想到邹宝珠那厮真是写得不赖。

而朝堂百官此时对一切还毫无所知,他们正齐聚两仪殿,打量着参与殿试的新科进士。

那些家中有适龄小娘子的官员们,心里还在暗戳戳地比较,如同在菜场挑大白菜。

这个长得好,那个家世不错…

等会殿试结束就把人绑回去,直接定亲!

而在一群男子之中,有个小巧窈窕的身影尤为瞩目。

那便是武珝。

在众人有意无意的打量中,她始终微垂着眼眸,眼观鼻鼻观心。

“陛下驾到!”

在内侍的高声唱喏中,众人皆跪下山呼:“陛下万安!”

“免礼平身。”

等所有人都站起来时,唯有武珝还端端正正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