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34)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萧筱对他的观感有些复杂。两人的关系,是上下级+医患+合租室友+饭搭子的合体,现在还要再加上一项一帮一、结对子。

“我好了。”李治放下毛笔,忽然转头看向她。

偷瞄被抓包,萧筱尴尬地咳了两声,“咳,我这边也已经分好类,您看吧。”

互帮互助之下,两人的工作进度都快了许多。

李治看着她夹在折子里的摘要,都标好了序号,心中暗暗点头。等他终于一鼓作气把折子都批完之后,回过头来,只见萧筱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

他轻轻凑过去,只见她的嘴唇被挤得嘟起来,脸颊微红,上面的透明绒毛在灯火下清晰可见,整个人如同一颗成熟丰美的蜜桃,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李治的眼神晃了晃,终究还是拿起折子拍上她的脸,“醒醒!要睡去床上睡。”

萧筱的美梦都被他拍飞了,睡眼惺忪的她怒瞪肇事者。

狗男人,就见不得她偷懒!

第25章 闭门羹效应

“你这摘要写得不错,若是百官们上折时,也能如此言简意赅就好了。”

萧筱打了个哈欠,“您是皇帝,可以直接下诏让他们改变行文风格啊。”

“你想得简单,朝中那些老臣,尤其是中书令,肯定不会答应。”

“陛下,您有没有听过,闭门羹效应?”

“嗯?”

萧筱抿嘴一笑:“先提出一个过分到让人无法接受的要求,等对方激烈反对后,再提出真正的合理诉求,对方多半就会妥协。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不会连续拒绝别人两次。”

“如此神奇?”

“您若不信,试试就知道了。”

第二天正是逢九的大朝会,李治高坐在御座上,冷眼看着底下文武百官山呼万岁,想着昨晚批的那些废话连篇的折子,面上各个都忠君体国,实际都囿于朋党争斗,朝中有一半的官员,都视长孙太尉马首是瞻,而另一半……

李治瞟过簇拥在吴王恪周围的柴令武、房遗爱、薛万彻等人,再看看独立在一旁,仿佛超然物外的尚书左仆射李勣。心中暗讽:不急,很快,水就要浑了。

下朝后,李治叫来中书舍人,吩咐道:“朕有三议,卿且记好。一、以后上折奏事不得超过五百字;二、少些歌功颂德的辞藻,直接开门见山说正事;三、所奏事项条陈缕析,力求言之有物。“

“从即日起,百官皆得遵守,一旦违反罚俸半年,若屡教不改,降等外放。好了,按朕的意思,下去拟诏吧。”

中书舍人记着记着就惊得嘴都合不上,陛下这是要做什么?等到李治不满的眼光看过来,他才如梦初醒,喏喏应是,告退下去了。

李治坐到御案前,随手拿起一本书,边看边等。果不其然,不过半个多月时辰后,中书令褚遂良就找上门来了。

“陛下。”老头走得急,有些气喘吁吁,行李后就忙不迭问道:“臣刚刚看到新拟的诏书,是关于百官简洁奏事之议,还明令必须遵守,否则重罚。陛下此举何意啊?”

不怪老人家不明白,历代官员向帝王上折,哪个不是洋洋洒洒一大篇,一是表达臣下对君主的崇敬,二是为了展示一下才学。如今,怎还规定了字数,不能超过五百字?那不是随便写写就超了吗?

李治没说话,直接让齐秉义递了本厚厚的折子下去,“中书令看看这个吧。”

褚遂良一头雾水地双手接过,一打开,好家伙,折子长得差点没垂脚面上去。

“这是司农寺少卿上的折子,写了足足五六千字,最后才点题:今冬还没下雪,可能影响明年春播,朝廷要早作准备。就这点事,中书令觉得五百字还写不完吗?依朕看,一百字就够了,剩下都是废话。”

褚遂良:……难怪陛下生气,连他都想骂人。

“不止是他,近来百官的折子也越发冗长繁琐,仿佛谁写得的折子长,谁就更恪尽职守似的。上行下效,京城六部九寺的主官尚且如此,地方官吏很可能效仿。中书令觉得,如此风气,该不该改?”

“是,此等繁冗文风,确不可取。但陛下定的惩罚也太过严厉了。臣认为,实在不妥。还望陛下三思。”

他躬身下拜,可上首的皇帝却久久未语。久到褚遂良都有些不安时,李治才重重叹了口气,随后走下御座,握着他的臂膀道:“朕本以为,褚公三朝元老,又是先帝托付的辅政大臣,定会支持朕的。”

“陛下…”褚遂良很是为难。心里已经在琢磨,若陛下执意,自己该如何据理力争。

“罢了,看在褚公的面子上,便把字数放宽到八百字吧,给百官们半个月的缓冲,让他们适应适应。等正式颁行后若有违反,头两次朕可宽宥。若着意不改,那便是藐视朝廷,还是加以申斥,罚些俸禄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