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328)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萧筱还没什么反应,苏青青已是脸色一白,难道真要连累萧姐姐了?

李治的语气却很生硬,“皇后是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吗?”

王皇后一僵,是了,若此事为真,那陛下就是被两位妃子联手戴了绿帽,肯定不希望将事情闹大。

但若就此遮掩下来,苏氏自是逃不了的,就怕陛下会继续偏袒萧氏。

她当然不甘心。

这时,魏国夫人开口了。

“陛下,是皇后刚才思虑不周了。依臣妇看,其实现在证据确凿,淑妃和贤妃若是肯认罪,陛下和娘娘开恩,还是愿意给你们机会的。否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传扬出去,不仅辱及家族,还会有伤皇室脸面。”

柳氏这话里,其实包含了隐隐的逼迫。拿家族名声逼迫二妃,用皇室脸面暗示李治,要么自己认罪,要么重重惩处。

想到这一切都是因自己而起,苏青青心中既悔且痛,又生出一股决绝之意,若是到了最后,哪怕舍去性命,也要保全萧姐姐和苏家的安全。

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我再说一遍,这些搜出来的信件和诗,都不是我的东西!但……”

“贤妃说的不错。”萧筱察觉到她的情绪,及时接过话,并递过去一个安抚的眼神。

她根本不怕累及什么家族名声,但她要顾及李治和苏青青,就绝不能露出一点破绽。

“魏国夫人想必是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刚刚本宫才说过,你一个外命妇,哪怕是一品国夫人,也管不了后宫事。更何况,本宫和贤妃都没做过这些事,认的哪门子罪?”

柳氏终于体会到淑妃的难缠,这些信件可是实打实从贤妃的寝殿搜出来的,她还敢如此有恃无恐。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淑妃娘娘也视而不见吗?”

“证据?是凭那个反复无常的宫人?”萧筱嗤了一声,指尖一拈,拿过张纸来,长眉高挑。“还是凭这几页不知是谁栽赃的信笺,几句酸文假醋的诗句,就可以定我二人的罪吗?”

那薄薄的洒金花笺在她的指尖挥动,上面的墨迹在灯火下,竟有些隐隐泛红,正好被萧筱捕捉到,她心中生疑,立刻凑近闻了闻。

除了淡淡墨香之外,她至少闻出了麝香、冰片、樟脑、藤黄、犀角等十几味中药的气味,可这红色的来源是……朱砂?

她的声音忽然停下,李治也发现了端倪。

“怎么了?”

“陛下,您看,这墨有些特殊。”

李治本就是书法高手,在笔墨等文房器具上也颇有研究,稍稍一琢磨便心下明了。

“这是丹凤朝阳墨。”

他眸光微闪,看向王皇后,“皇后,这可是专供立政殿的皇室贡墨。”

第232章 兵败如山倒

唐代时,是有官办的制墨厂的,管理全国的墨工和制墨生产。当今的墨务官是祖敏,他以鹿角胶煎膏和松烟制墨,品相佳妙,光泽如漆,名闻天下。

若是皇室用墨,更是由墨务官亲自制配,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配方上也有所不同。

比如李治用的,是蟠龙鲤鱼墨,里面加的龙涎香是他一人专用。

而皇后所用,则是丹凤朝阳墨,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墨锭之上,有一只通体火红的凤凰,盘旋而上,里面加了最上乘的朱砂,可以保证数十年依旧光亮如新。

书写起来,在灯光变幻之下,黑色墨迹中会有赤光闪闪,且有独特的清香。

而其他妃子所用,则是翟鸟芙蓉墨,梅花紫玉墨等,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从贤妃寝殿搜出的情书,用的墨怎么却是皇后专用?

莫不是……

萧筱反应极快,“皇后,这东西,是你们立政殿的人准备的吧?用来栽赃贤妃?”

形势突然急转直下。

“不可能!”王皇后抢过信笺,边看边怀疑人生:“这不可能啊!”

她忍不住看向自己的母亲,却见柳氏微微摇头。

她们的确是做了准备,若搜不到东西就借机栽赃,可既然顺利搜到了证据,又何必多此一举?

所以,事先准备的物件根本没有派上用场。

可这墨又是怎么回事?

是谁在嫁祸?

萧筱和李治都以为是皇后那边百密一疏,忘了这墨的特殊;而皇后母女则怀疑是贤妃和淑妃事先知道了计划,提前做好准备等着他们上钩。

没有人怀疑到袁思莹身上,但她低着头,心里却并无多少喜悦。

她没想到皇后竟如此无用,人证物证都送到手上,却连苏青青都没拿下;也没想到萧筱如此敏锐,发现了这墨中的蹊跷,她本打算尘埃落定之时,再由自己提出质疑的。

这样一来,既定了二妃的罪名,又重创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