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260)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可是一回头,芙蓉死了,婕妤变了。

也许这宫里真的养了一头怪兽,趁着黑夜把人吞吃入腹,再吐出来时,就变了个模样。婕妤以后会不会变成王皇后那样?

那她呢?

会变成下一个琼花吗?

第二天,琼花的尸体被一卷草席抬出了掖庭宫。本就是个犯错被发落的宫人,没人追究她的死因,就如同湖面上落下的草芥,风一吹就了无痕迹,仿佛从未存在过。

还不到九月,前朝就出了个大新闻。

高阳长公主投书大理寺,公然状告银青光禄大夫,新任梁国公房遗直无礼于己。

所谓无礼,只是文雅些的说法,真实意思是,房遗直非礼当朝长公主,也是自己的弟媳。

众臣都惊呆了,不是惊讶于房遗直色胆包天,而是惊讶于高阳公主时隔多年,还是如此不靠谱。

是的,所有人都觉得这是诬告,毕竟两人的“口碑”都深入人心。

房遗直乃是名相房玄龄的嫡长子,幼承庭训,为人博议多闻,品德高尚。

而高阳公主呢,从少女时代起,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她连先帝的话都当耳旁风,公然养了一屋子和尚道士当面首,恨不得在驸马头上种出一片青青草原。

这位刁蛮公主,居然弹劾老实忠厚的大伯子非礼自己…

离大谱!这又是在做哪门子妖?

这就是集体的心声。

褚遂良第一个开炮:“陛下,暂且不说此事可信度几何。即便为真,这等家务事也该交由宗正寺,或者私下由陛下裁夺,怎能直接告到大理寺,还在朝堂上来讨论?简直是,视朝廷为儿戏!”

老爷子痛心疾首,要是高阳公主在这,他都能喷对方一脸标点符号。

宗室那边,吴王恪早忍不住了,一甩袍袖道:“褚公,什么叫暂且不论真假,若房遗直当真敢对高阳无礼,本王第一个饶不了他!”

“吴王可不能徇私偏袒,此事本就匪夷所思,莫说朝上群臣不信,您去长安城打听打听,看有几人会信公主所言?”

“褚公未免言过其实…”

“好了,好了。”发现李治一直坐着看戏,最后还是担任宗正寺卿的荆王出面调停。

“褚公,此事高阳的确做的欠考虑。但既然大理寺已经接了状子,还走的程序还是要走。陛下,就让大理寺卿全权负责此案吧。”

大理寺卿唐临:…大可不必!

家人们,谁懂啊?公主人都没来大理寺,就让家仆驾着马车,把状纸一扔就走。

这种一眼假的案子,还摊上这么个理不直气也壮的公主,他也不想接啊!

绝望之余,秉承着要死一起死的同事情,唐临出列秉道:“回陛下,此案事关皇家公主、功臣之后,干系重大,还是三司会审更为稳妥。”

此言一出,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不约而同投来谴责的目光,年轻人不讲武德啊!

没等他们想理由拒绝,褚遂良先炸了,跳着脚一顿输出:“这种案子还用三司会审?朝廷官员都没事干吗,全要围着一个高阳公主打转?可笑!”

关键时刻,还是长孙无忌按住了快要暴走的他。

“高阳是大唐长公主,怕是不肯配合问询查案,大理寺卿有所顾虑也是情有可原。”

唐临泪汪汪:还是太尉懂我~

“陛下,不如就让老臣亲自来审吧?”

唐临:!!

众臣:??

褚遂良:垂死病中惊坐起,叛徒和我站一起!?

他甚至都开始自我怀疑,自己的怼人功力是不是下降了?怎么越怼案子的级别还越高呢?

从大理寺到三司会审,再到位列三公的太尉亲自来审?

这是什么惊天大案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褚公的格局还是小了。

三朝元老的太尉都亲自出马了,怎么能是小案子?自然是,他想办多大就办多大。

荆王李元景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神展开,在他的计划里,是想用高阳的案子搅浑水,他才好趁机摸鱼。

此时,他心中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

“这样的小事,怎还劳烦长孙太尉亲自过问,不如还是让本王来吧?”

“王爷是宗室,处置起来免不了被说偏袒。老臣是文德皇后之兄,又与已故房太尉多年同僚,高阳和房家两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自然会不偏不倚。”

长孙无忌抬出国舅和开国功臣的身份,荆王也不得不让步。

见戏演的差不多了,李治一锤定音道:“既然如此,此案就交由太尉全权主理。若有需要,大理寺、刑部全力配合。”

“是,陛下。”

李治居高临下,轻而易举就将众人的微妙表情尽收眼底。想到那天萧筱的话,他嘴角勾起弧度,看来事情要变的更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