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238)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诸卿不是天天吵着要立太子吗?既然年纪还小不能听政,又怎能做储君呢?”

被反将一军,柳奭连忙找补道:“陛下说的极是,几位皇子都已封王,也该慢慢接触政事了。”

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看陛下的意思,是想考较四个皇子,陈王李忠年纪最长,已经开蒙几年了,对比其他三位应是有胜算的。

他偷偷看了一眼宗室那边,只见荆王等人眉头紧锁,不由心头暗笑:也是,四皇子雍王还是个稚童,字都认不全,能说出什么见解来。

李治见无人再有异议,便让齐秉义将之前的女学章程通篇读了一遍,然后问道:“都听清楚了,谁先来说?”

二皇子李孝,自从养母郑贵妃死后,郑家越发势微,他也从天之骄子慢慢沦落成边缘人。

虽然衣食无缺,但也看惯了宫中的跟红顶白,知道今天的主角,是大哥和四弟,自己不过是个陪衬,便打定主意闭口不言;

三皇子李恭是个没嘴的葫芦,他生母本是东宫宫人,机缘巧合才怀孕生下他,到现在也不过是个小小美人。母子俩的生存之道,就是极力淡化存在感,恨不能做个透明人。

这种场合下,他是绝不可能出头的;

至于大皇子李忠,他天资不高,也无大志。本来只想做个亲王逍遥度日,奈何皇后一意要扶他上位,近几个月立储之争闹得沸沸扬扬,也搅得他乱了方寸。

既想好好表现,又怕自己说错了话,便想等其他兄弟先说,自己再看阿耶的脸色行事;

只有光明奴,他年纪小又素来受宠,加上还有起床气,想着早点说完早点回家。见三个哥哥都不说话,他便上前一礼,直接道:“回陛下,在国子监设立女学,儿臣觉得甚好!”

“哦?”看着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儿子,李治脸上露出淡淡微笑,“那你说说,怎么个好法?”

“儿臣有一姐一妹,她们都比儿子聪明,儿臣能做的事,她们可以做的更好。因此,宫外的男子能去国子监读书,能科举做官,女子自然也可以,这才公平。”

光明奴一脸的理所当然,这是源于从他记事起,萧筱就对他们姊妹三个一视同仁,并严厉约束奶娘和宫人,从不会因为性别,限制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男女平等的理念,便这般潜移默化地根植在他小小的心里。

四弟这番话,让李忠觉得惊世骇俗。从小,生母刘氏就告诉他,他是男子,是皇帝长子,和别的皇子公主都不一样。

但是,他偷偷看了一眼上首,李治脸上的笑容更深了,看来四弟的回答合了阿耶的心意。

阿娘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他成为太子,为此不惜将他过继给皇后。如今太子之位就在眼前,他一定要讨得阿耶的欢心。

于是,李忠拿定主意,叉手行礼道:“陛下,我大唐女儿巾帼不让须眉,设立女学可以让她们各展所长,儿臣也觉得可行。”

老二、老三见状,也跟着随声附和。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们。诸卿,你们觉得呢?”

底下一班大臣都傻了眼,陛下和四位皇子都赞同,如无意外的话,就是父子两任皇帝都要设立女学,那他们还怎么反对?

长孙无忌脸色沉沉,陛下出了一招妙棋,把他们看中的储君人选拉到朝上,公开表态支持女学。

若大臣们答应,那日后的朝堂上,不止有寒门子弟,还会有女流之辈。

若不答应,便是同时得罪了当今天子和未来太子。

看来,只能用“拖”字诀了。

“陛下,女学设立非一朝一夕一功,还需与政事堂诸宰相商议妥当为好。”

李治却早有准备,“今日朕把诸位叫来,就是要当廷商议,众宰相有何意见直管提。朕已吩咐膳房准备了各位的午膳,不商议出个结果,就不散朝。”

这群老狐狸,朕今天和你们耗上了。

第169章 武家美玉

在前朝唇枪舌剑之时,萧筱拿着一壶酒,去了宫正司。

武媚被单独关押在最里间的牢房里,看着还算干净。听到门口的动静,她抬起头来,和进来的萧筱四目相对。

同时,她也注意到她手上的酒壶,心里顿时浮起苦涩和失望。

“原来是淑妃娘娘来了,恕媚娘失礼了。”

她还稳稳坐在桌边,没有起身行礼的意思。萧筱并不计较,只挥退了开门的内侍,便拎着酒壶坐到她对面。

“武氏,你本名叫什么?”

武媚愣住了,过了会才说:“娘娘问这个作甚?”

“你十四岁时,便因貌美选聘入宫,先帝赐号为‘媚’,从此,你便以媚娘自称。我只是好奇,你原本的名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