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234)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其实也是不放心她,一直守在承香殿等她醒来,才没顾上用膳。

当然,惯来嘴硬的陛下,是不可能承认的。

两人用完膳,萧筱才跟他说了匕首的疑点。

“徐妙连遭打击,性情大变,情绪也极不稳定,若是再身怀利器,将是非常危险的。幕后之人给了她匕首,就是想借刀杀人,此人怕是和皇后有深仇大恨。”

“说到深仇大恨,后宫不正有一个……”

两人对视一眼,都同时想到了袁思莹,王皇后三番两次算计她和孩子,满宫里若说最希望皇后倒霉的,她自然是头一个。

“说来也是皇后自己做的孽,自作自受,与人何尤?”

萧筱也明白,袁思莹之父袁公瑜,是李治在御史台的心腹,在前朝还有大用。因此看他的意思,并不打算认真追究。

“皇后此番遇刺,王、柳两家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怕是会变本加厉,全力推陈王上位。”

对此,李治倒是成竹在胸。“那便遂了他们的意,正好借机敲敲这些老狐狸的竹杠。皇后如今这般,便是忠儿当了太子,他们也是不能放心的,定然还会有动作,朕才好一个一个收拾。”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萧筱看了看更漏,“九郎心中有数就好,时辰不早,早点休息吧。”

“等等。”李治叫住她,“你的药还没喝呢,来人!”

计谋被看穿,她只得苦着一张脸,被捉回来乖乖喝药。

立政殿。

此时,皇后也刚刚醒来。

琼花一直守在床前,见状喜道:“娘娘,您终于醒了!”

“琼花,本宫这是怎么了?”

王皇后想了一会,才想起记忆中的最后一个画面,徐妙拿着刀扑了过来,随后便是脸上剧痛……

她悚然一惊,连忙摸向自己的脸,果然摸到了敷药的白布。

“本宫的脸怎么了?啊?”

琼花只得结结巴巴说道:“回,回娘娘,徐氏藏身画舫,借机行刺。您,您的脸被划伤了,太医刚给您涂好药包扎上,您千万小心。”

“徐妙!哪个贱人在哪?”王皇后恨得咬牙切齿。

“徐氏溺水而死,侍卫下午已经在湖中捞到了她的尸身。”

王皇后恨意稍减,忽而又顿了顿,问道:“只有她?那淑妃和武氏呢?”

琼花闻言,更是如坐针毡,小心翼翼道:“陛下听到消息亲自过来了,两人都被救下,淑妃落水受寒,武氏被关进了宫正司。”

“萧氏竟然没死!?”王皇后几欲发狂,捶着被子怒吼:“那个贱蹄子怎么每次运气都这么好,为什么?老天就这么眷顾她吗?”

“娘娘,娘娘您先别激动。”

琼花赶紧劝阻,“太医说了,您这些日子要精心养伤,别崩了伤口。”

这句话一出,才让王皇后勉强冷静下来,她借口端药出了殿,深深地呼了口气。

皇后的脸怕是好不了了,这件事现在绝不能让娘娘知道,否则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她。

琼花突然有些后悔,想到未来,更是一片忧虑和迷茫。

第166章 有才者,何须分男女?

第二天上朝,果然是一片血雨腥风。

徐妙之父,水部郎中徐孝德,第一个出列陈情,自责教女不严,欲辞官回乡。

王、柳两家岂肯善罢甘休,还在不依不饶,大有将徐家赶尽杀绝之意。

两个女儿皆命丧深宫,徐孝德原本是清癯文雅的大儒,如今倒似老了十几岁,在众人的口诛笔伐下默然不语,只向李治请罪。

“东海徐氏素有清名,先帝也曾夸赞过。至于徐氏,因疯癫所致性情大变,亦非徐家之过。”李治到底出来说了两句公道话,又对着中书令柳奭道:

“至于她为何独独行刺皇后,朕倒是查到了许多事情。只是关乎皇家颜面,不好在朝上直言。”

他这番话里有话,让柳奭面色大变,他自是知道王皇后做的那些勾当的。如今事已至此,再与徐家闹翻,岂不又多了一个敌人?还是先保全颜面,扶陈王上位要紧。

于是,便站出来灭火道:“徐氏既已身死,徐郎中也以辞官谢罪,此事便当告一段落。陛下,臣闻皇后受伤之后,陈王殿下侍疾于床前,衣不解带,亲尝汤药,实乃至真至孝。”

“臣斗胆进言,为国本计,陛下当早日立储。陈王既嫡且长,纯孝忠义,实乃太子的不二人选!”

许多大臣也一个个站了出来,“臣附议。”

李治忍不住心中冷笑,皇后昨天才受伤,今天一早就传出陈王侍母至孝,仿佛各个亲眼所见一般,真是满口胡言!

他静静地看他们表演,见架势搭得差不多了,才问道:“太尉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