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206)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淑妃娘娘。”

齐秉义回想着李治刚才的吩咐:“去趟承香殿,告诉淑妃朕在立政殿,还有暗示给她武氏的事。记住,要旁敲侧击、不动声色。”

这真把他难住了,什么叫旁敲侧击,什么叫不动声色?还暗示?

哎哟陛下,您可真会给老奴出难题。

“是这样的,今儿不是初一吗,陛下去了立政殿,不巧皇后娘娘身体不舒服,便让身边的宫人去伺候陛下。”

他说的吞吞吐吐,萧筱听得一头雾水,“哦,然后呢?”

娘娘诶!您怎么也变笨了?

齐秉义心里急得蹿蹿的,还在绞尽脑汁地想辙:武氏?武?五!

“今儿承香殿真亮堂,老奴看看点了几盏灯?一、二、三、四、五!哟,点了五盏呢!”

他张开五根手指,还在萧筱面前晃了晃,又重复了一遍,“五盏啊!”

这是在说什么?

萧筱转头看看梅香,再看看海棠,三脸懵逼中……

齐秉义抓耳挠腮地又想到一招,“老奴又想起来,教坊司最近好像在排新舞。他这个舞吧,好看是好看,可惜陛下以前爱看,现在不喜欢了。所以这个舞呢……”

他是“五”来又“舞”去,萧筱才终于琢磨出味儿来,“皇后娘娘安排了武氏伺候?”

”正是啊!”齐秉义终于松了一大口气,“所以娘娘您看?”

“是陛下让你来的?”

他刚想点头,却立刻停下了。“陛下素来看重娘娘,您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

不愧是御前总管,果然圆滑。

陛下什么意思?是来试探她?还是让她去截胡?

算了,反正无论如何,她今天都不能顺了皇后和武氏的意。

“梅香,为本宫更衣梳妆!”

于是,就有了前面“奉旨抢人”的那一幕。

王皇后来到偏殿,看着案几上的甜汤,阴着脸道:“陛下没喝?”

“陛下正要用时,淑妃就到了。”

“可惜了,本宫好不容易让人寻来的这剂‘温柔乡’。”王皇后叹气半晌,却又转怒为喜道:“不过萧氏今日如此作态,正好证明你的出现,确实让她感受到了压力。”

“不要紧。这次不行,下次还有机会,只要陛下有意,她便拦不住。”

武媚却没有她这么乐观,她心里比谁都明白,李治之前没有直接离开,可能是顾及旧情,担心皇后责罚于她。但他叫来淑妃,此举便已表明了态度。

可是为什么呢?

去年在感业寺重逢时,她还能感受到陛下的怜惜不舍,如今她已身在后宫,为何陛下反倒避而远之呢?

难道萧淑妃,当真盛宠至此?

她心中一阵悲凉,还夹杂着强烈的不甘心。

她好不容易才走到这里,绝不能再回去感业寺,过那种看不到明天的日子。

不管谁拦了她的路,都要一脚踢开,踢不了便搬走,搬不动就砸碎!

……

而此时此刻,凯旋而归的淑妃娘娘,看着熟门熟路又抢了自己摇椅的李治,揶揄道:“陛下可怪我今天去的太早了?”

“不早不晚,刚刚好。”

萧筱琢磨着他今夜的举动,“陛下,您真不打算纳武氏入后宫?”

“朕之前就已经说过。”李治侧过脸看她,“你有没有发现,每次一有关于武氏的事情,你总是格外紧张在意?”

“有吗?”她检讨自己,有这么明显吗?

“朕知道你在意便可。”李治起身走到她面前,“而你,只需要多相信朕一些。”

萧筱看着他,心里蓦然安定了许多。只要武氏不入后宫,就做不了皇后,那她离保命的目标,就又近了一步。

而除了武氏之外,另一个不安定因素,便是宫外的萧家。

萧至明去了边关,而萧晴芷和郑琅的婚事,却已经快要定下了。

正好借此机会,跟李治报备一下。

“陛下,有一事我正想跟你说。阿兄出征前,曾特意进宫告诉我,郑家突然想要与萧家结亲,我们都担心是别有所图,可惜家中父母却乐见其成。”

“所以,你想跟朕讨个主意?”

萧筱笑眯眯地反将他一军,“因为我相信陛下啊,您聪明绝顶,一定能想出好办法。”

“办法自然是有的。”李治漫不经心道,“放心,这门婚事,成不了。”

荥阳郑氏是在自取灭亡。不管郑观音、郑云昙,还是郑琅、郑纶。

只等这场战事赢了,他腾出手来,便可一网打尽。

九月的时候,朝中再起波澜。

有人弹劾此次平叛的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在贞观二十二年,平定剑南道松外蛮叛乱时,纵兵掠杀,且在对方归降后,肆意奴役各蛮部子民,致使怨声载道,极大损害了朝廷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