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130)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这个嘛……

“有!在这呢,陛下您看。”

萧筱从书桌的抽屉里掏出一沓纸,李治狐疑地接过去,低头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你抄的什么经?”

“心经啊。”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一共260个字。

“你就拿这个来糊弄朕?”

“那陛下您也没规定抄什么经书,再说每天五十遍诶!”

“你嫌少?”

陛下,你这样很容易把天聊死。

“不少不少,再多我这双手就成鸡爪了。”

李治努力压了压嘴角。这人惯会偷奸耍滑,字数少就不说,就眼前这几页纸,他就至少看出了三个人的字迹。

“陛下,别看了别看了。”萧筱也知道瞒不过他的眼睛,赶紧转移话题。“走,咱们去看礼物。”

她从后面推着李治进了内室,来到墙角的木箱前。上面的红绸还很新,时隔几个月,终于等到了主人来拆封。

李治打开箱盖,饶是他经多识广也料不到礼物会是这样。

“这是何物?”

“锅,铁锅。”

是的,萧筱心心念念的铁锅,终于做出来了。

唐朝所用的锅,形制和现在大不相同,当时称作釜,大肚矮足,材质大多为陶制,宫中也有少数铁制、甚至是金银做的釜。

但都没法用来炒菜,因此唐朝的烹饪方式,主要还是以蒸、煮、炸、炙、脍为主。

萧筱想要的,是中式炒锅。她早早就画好了图,送去了将作监。但制锅并不简单,将作监按照图上的形制,重新用黏土做了模具,再浇灌铁水,实验了好些日子,才做出了两口锅。

“陛下,铁锅可以用来炒菜,比如炒牛肉炒鸡蛋炒河虾炒鸡丁……”

说着说着就开始报菜名,萧筱忍不住咽口水。

李治点点头,又指着另一口锅说道:“此锅状如太极图,也是用来烹调食物的?”

“这个,叫鸳鸯锅。中间用铁板隔开,一边放辣汤,一边放清汤,把食材切成片,放进去烫熟便可食用。”

“泾渭分明,互不干扰,又互为补益,因此得名鸳鸯,不错。”李治似是若有所思道。

“陛下,等会晚膳我亲自下厨,咱们是吃炒菜,还是吃火锅呀?”萧筱指了指两口锅,笑盈盈问道。

“朕都没试过,既然你当大厨,便听你的吧。”

萧筱选什么?

当然是,火锅啦!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

萧筱指挥着膳房众人,把新鲜的牛羊鱼肉都切成片,自己则在专心致志鼓捣锅底。

清汤好弄,菌汤锅就行。

唐朝虽然没有辣椒,不过宫廷之内,其他调料还是很丰富的,尤其是还有来自西域的胡椒。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胡椒可是硬通货,奢侈品。

萧筱试着用花椒、姜丝、蒜末、胡椒粉、食茱萸等物,调制了一锅辣汤来。

虽然味道有些差强人意,但已经足以让她感动了。

待一切准备就绪,她直接让人将暖炉搬进屋,两个内侍将锅抬出来放到上面。

两张矮桌一拼,食材摆好,开动!

“陛下,这是我给你做的芝麻酱蘸料,等会烫熟了蘸着吃就行。”

馋的不行的萧筱,只叮嘱了一句,就急不可耐地开始烫羊肉片,她一筷子过去,盘子就空了一半。

李治:……

有这么好吃吗?

半个时辰后

李治揉着吃撑了的肚子,一边喝消食茶一边想:确实挺好吃的。

尤其是在寒意渐深的秋夜里,吃上这么一顿热乎乎的火锅,肚子饱足的同时,全身都暖融融懒洋洋的,舒适地不想动弹。

萧筱更完衣出来,笑着问道:“陛下,这份生辰礼可还满意?”

“不错。”李治矜持地点点头,“只是朕没看出,诚意在何处?”

下一瞬,一本厚厚的册子摆在他面前。

“那陛下再看看这个。”

萧筱狡黠一笑,“这是我的赔礼。或者,也可以算是结盟之前的投名状。”

第92章 钮祜禄萧登场!

唐朝以前的冶铁技术,以炒钢法和灌钢法为主,还有百炼钢法。但宋朝以后,冶铁技术发展,铁产量直接翻倍上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炭炼铁的推广。

萧筱禁足期间,借着抄经之由,从宫里的弘文殿借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文献。她这才知道,唐朝时就已经有了煤矿,都是朝廷官办的。

也有人尝试过用煤炭炼铁,但炼出的铁块杂质太多,品质很差。因此当时的主要燃料还是木炭,这就意味着每次炼制铁器,都要砍伐大量的树木来烧炭。也因为成本太高,所以炼出的铁绝大部分用作军器制作,没有更多惠及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