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127)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时机,快要成熟了。

这起案子,是由大理寺丞张山寿断的,褚遂良强买下属房屋,证据确凿,按照大唐律法本应徒一年,但可以以铜赎罪,罚铜二十斤。

大理寺少卿张睿册提出异议,他认为房屋售价是官估的,不存在强买,更不应该断作有罪。

监察御史韦思谦再次上书,弹劾大理寺偏袒。

“若是宅院由官市牙行买卖,自然可以按照官价。但中书令与史诃担的买房契约,却是私下交易,根本不能适用此例。陛下,大理寺少卿张睿册分明是舞弄文法,附下罔上,罪在当诛!”

张睿册连忙出列,“启禀陛下,臣素来秉公执法,绝无徇私偏袒之意啊。请陛下明察!”

李治慢慢翻看着卷宗,沉声道:“刑狱关系人命,你连律例都不明,如何能在大理寺任职?”

“传朕旨意:褚遂良强买房屋,收受贿赂,着革去中书令一职,贬为同州刺史。大理寺少卿张睿册徇私枉法,即日起贬谪出京,任岭南道循州刺史。”

“退朝!”

身后,褚遂良颓然跪下领旨谢恩,张睿册更是一屁股瘫坐在地。

于志宁连忙过来,“太尉,您看?”

长孙无忌看着年轻帝王挺拔的背影,眼里的暗芒一闪而过。

几日之后,刚把褚遂良送出京城,长孙无忌就揣着奏折入宫觐见。

“舅舅动作可真快,张睿册刚贬谪出京,您就拟好大理寺少卿的继任人选了?”

“大理寺掌管天下刑狱,自不可轻忽,这份名单上的,各个都是栋梁之材,陛下觉得如何?”

如何?都是你的人,还能如何?

李治合上奏折,“人选之事不急,大理寺卿唐临精明强干,先让他顶一阵吧。”

不想长孙无忌竟一口答应,“陛下说的是,大理寺少卿只是副手,尚可考虑几日。但中书省位居中枢,中书令一职不可或缺。”

“臣以为,现任中书侍郎柳奭,堪当大任。”

柳奭,正是王皇后的舅舅,也是长孙一党。

李治一听便皱了眉头,“柳奭乃皇后母舅,份属外戚。中书令位同宰相,让他任此职,恐有外戚干政之患。舅舅应当还记得,先帝在时,曾数次赞您‘善避嫌疑’,没有招致‘圣主私亲’的非议。”

“陛下,您即位刚刚一年,年轻意气,还需诸位老臣在旁辅佐。柳奭虽为外戚,但忠心耿耿,所谓举贤不避亲,陛下不必过虑。”

长孙无忌寸步不让,李治也沉默了下来。

片刻后才道:“舅舅先回去吧,朕还需再想想。”

“陛下,柳奭就是最合适的人选,若陛下犹疑,可召诸位宰相问询,臣明日再来。”

李治脸色黑沉地回到甘露殿,一进门就发了大火:“通通给朕滚出去!”

众位御前宫人内侍俱都噤若寒蝉,小心翼翼地往外走,只剩下齐秉义守在殿门口,过了许久,殿内都没有声音。

他有些不放心,轻声试探道:“陛下,陛下?”

“齐秉义。”

“老奴在。”

“去,宣太医。”

齐秉义吃了一惊,再也顾不得旁的,推开殿门一看,陛下靠坐在御座上,死死捂着额头,御案上的奏折全都散了一地。

“陛下,是头风病又犯了吗?老奴立刻去寻太医令来!”

“动静小些,别让太多人察觉。”李治痛苦地紧皱眉头,低声吩咐。

“是。”

太医令过来后,经过一番针灸,李治的头疼得到了缓解。

“陛下近日切莫动怒,否则极易复发。”太医令叹气道,“明明前几个月,陛下的头风之症改善了许多,怎的现下又发作了呢?”

李治顿了顿,一旁的齐秉义心知肚明,那都是淑妃娘娘的功劳啊。

太医令走后,李治草草用了晚膳,便准备更衣沐浴。

“齐秉义。”

出来的却是裴五,“陛下,齐中官亲自为您熬药去了。”

又要喝药?

李治一听,眉毛皱的能夹死蚊子:“朕不喝!”

裴五暗地里擦汗。

而此时的齐秉义,正悄悄扣响了承香殿的大门。

第90章 陛下,您缺盟友吗?

门口看守的都是御前的人,早已被齐秉义打发了。“娘娘,淑妃娘娘?”

“齐中官?”萧筱听出他的声音,随后大门被打开了一条缝。

“你怎么过来了?”

“娘娘,陛下的头风症又复发了,疼得厉害,您赶紧随老奴去甘露殿吧。”

萧筱:这个场景似乎似曾相识啊。

“你不会又是诳我的吧?”

齐秉义老脸一红,也觉得心虚理亏。“咳,这次是真的。太医令刚去看过,说陛下近来要好生调养,断不能生气。可如今朝堂上不太平,恐怕有些艰难,还是请娘娘陪在陛下身边,才能规劝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