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125)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褚遂良摆了摆手,“此事是我治家不严,行事不谨,也怨不得旁人。该如何处罚,就看大理寺的定论吧。”

“褚公,你为人太耿直了。”于志宁叹道:“今日之事,说大便大,说小便小。就怕有人从中作梗,借题发挥。”

“无妨,老夫今夜在府中设宴,请大理寺少卿来一趟。”

褚遂良感激道:“多谢太尉。”

“你我同僚多年,何须如此客气。陛下还年轻,还需我等从旁辅佐,可不能少了褚公你啊!”

前朝暗流涌动,眼看一场风波在即。后宫之中,也是争奇斗艳。

李治又去咸池殿歇了两夜,这才开始逐一召幸其他三人,徐妙是最后一个。

御辇来到就日殿时,徐美人早已等在门口。

如今已近深秋,她却只着了碧色诃子并百褶裙,外罩一身薄薄的纱衣。

莲步轻移,娉娉婷婷地下拜,“妾徐氏,恭请陛下圣安。”

“朕安,进去吧。”

到了殿内,里面没有多少女儿家的赏玩之物,布置得倒像个藏书阁,诗词书画俯拾皆是。挨着窗边的桌上,左边放着一沓纸张,右边铺了张桃花笺,刚写到一半,墨迹宛然。

“在写什么?”

徐妙雪白的脸颊泛起一片红晕,羞不自胜。“回陛下,是妾在临摹您的字迹。”

“朕的字迹?”李治目光一冷。

可惜徐妙并无察觉,含羞低头道:“那日上元夜一面,妾对陛下……念念不忘,特意找酒楼老板拿到了陛下所有答题的纸张。珍之重之,日日临摹欣赏,陛下您看,妾练的像吗?”

“你笔力虚浮,并不适合练朕的字。”李治翻开了一会,拿起左边那沓纸,直接递给了齐秉义。“这些朕先拿走了,改日送一本卫夫人的字帖给你。”

徐妙脸色一白,但也不敢反驳,只咬了咬下唇道:“是,是妾学艺不精,日后一定多加练习。”

“你的才艺其实不错。”李治淡淡道:“东海徐氏也是素有清名,在学子士人中颇具影响。依你的品貌,本可做个世家妇,为何执着要进宫呢?”

徐妙只当这是陛下对她的肯定,转瞬又恢复了精神,“妾刚才说过,上元一见,铭刻于心。那日陛下立于满街灯火之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怎不让人倾心呢?”

“妾不求名位高低,只愿常伴君侧,在这深深宫苑之中,求得一份真心。”

她说的情真意切,李治却只觉讥诮。

他从不信什么一见倾心,这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就连男女之爱,实则都是各有图谋。有的图颜色容貌,有的图地位名利,有的图才华品性,有的图家世出身。

所谓只求真心,其实贪图的,还是给你真心之人,所带来的资源和权利,以及所满足的征服欲。

就如同他自己,当初同意纳徐氏女入宫,所图的,不就是东海徐氏在文人中的影响力吗?

而徐妙呢,若那日猜灯谜赢了她的,不是他,而是一介寒门学子,她还会仅凭一面之缘,就非君不嫁吗?

可笑!

徐妙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还殷勤问道:“陛下渴了吧,可要尝尝妾亲自煎的茶?”

“也好。”

轻薄的纱衣袖子滑下,露出如凝脂般的藕臂,炙茶、碾茶、筛末,每一步她都刻意放慢了动作,想让陛下充分感受到她的优雅。

李治坐在罗汉床上,手撑着头,貌似是在看她煮茶,其实眼神都在放空。

刚刚提起上元夜,他不由自主想起那个晚上,和萧筱一起出宫微服观灯的情形。

李九郎和萧十一娘,那个满城灯火如昼的夜晚,如今想来,仿佛一场虚假的幻梦。

“茶已好,陛下请尝。”

思绪被打断,李治接过茶盏来,抿了一口,淡淡道:“尚可。”

徐妙眼中禁不住流露出失望,强笑道:“陛下看起来颇为劳累,可是朝堂上事情太多?若陛下不嫌弃,可与妾说一说。”

徐妙这个人吧,有些矛盾。

她既想如萧淑妃一般,宠冠六宫,享受帝王盛宠带来的光环和权利;又想效仿她姐姐,成为名留青史的才女加贤妃。

既要又要,唯独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李治没有回答她,只是说了句,“时辰已晚,早些就寝吧。”

“是,陛下。”

夜漏更深。

徐妙含羞带怯地躺在床上,注视着陛下睡着的侧脸,只觉心满意足。

从今日以后,她便是名副其实的后宫嫔妃了。相信假以时日,陛下定会发现她的与众不同,她不奢求高位,只求成为陛下心中最重要的人。

想到此处,她满腔柔情似水,慢慢挪过去,想躺进陛下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