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大唐之萧淑妃保命日常(116)

作者:木易的火车 阅读记录

海棠让人把她带下去后,才回禀道:“大郎君见奴婢突然登门,有些担心娘娘。奴婢在他追问之下,说了十三娘子想要借桃红要挟。”

”大郎君很是生气,让奴婢捎话进宫,他会拿到桃红的卖身契,去衙门消了她的奴籍,日后也会在宫外安置好她。让娘娘不要有后顾之忧。”

萧筱有些暖心,好歹这个大哥还是站在她这边的。

又过了半个时辰,梅香也回来了,却带回来一个坏消息。

“娘娘,奴婢查遍了太医署和司药司,都没有发现昨天那个医女。奴婢又调阅了两处名册,近三个月都没有征召医女入宫。”

“这么说来,此人说了谎。可若她不是医女,怎么会知晓药方的秘密?她会是谁呢?”

眼看事情要向最坏的地方发展,萧筱努力定了定神,“怕只怕,她是哪个妃嫔的宫人,故意套了萧晴芷的话。”

梅香也急了:“娘娘,不如去尚宫局,调阅全部宫人的档案,一定能找到人。”

“你别忘了,尚宫局在皇后手里,如此大费周章,皇后岂能不起疑?”

“那该如何是好?”

“让我想想。你先下去吧,桃红已经接过来了,你先去见见她。”

得知桃红脱离险境,梅香先松了口气,又陷入深深的自责:“都怨奴婢一时情急,才会让十三娘抓住把柄。”

“这次的事对你我都是教训,现在后悔也是无用。别着急,一定会有办法的。”萧筱这话,不仅是说给梅香,更是说给她自己。

现在找不到那个医女,药方的事就有可能被任何人知道,包括皇后,也包括李治。

该怎么办?

若真被人拆穿,抵死不认是下策,莫说还有萧晴芷这个定时炸弹,便是以李治多疑的性格,也会让之前建立的信任毁于一旦。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

晚间的时候,李治过来了。

萧筱佯装无事地陪他说话、用膳、逗孩子,直到就寝之前,李治笑着问她:“听说十一娘又让将作监做了新奇东西,还嘱咐要保密。可是给朕的生辰贺礼?”

“陛下都知道了?”萧筱指了指墙角的红绸大箱。“那个正是给您的礼物,至于是什么,要到明天才能揭晓。”

“经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有些期待了。”

李治笑得舒畅,摆手摒退宫人,展开双臂对她道:“十一娘,给我更衣。”

萧筱听话地走过去,看着他放松的侧脸,心里想着,若把药方的事告诉他,这个人还会不会这样对她笑。

她一时举棋不定,这时刚把外袍脱下来,她手指划过袖袋时,碰到一个微硬的长方形物体。

她顿了顿,接着继续动作,直到更完衣。“陛下,我去把袍子挂起来。”

她抱着衣服转到屏风处,背对着他笨手笨脚地弄了好一会,才把外袍挂好。

“陛下先睡吧,我去趟净室。”

“没关系,我等你。”

片刻后,萧筱出来,又去喝了口水,这才吹灯躺下。

李治在黑暗中等了一会,直到身边人呼吸变得绵长舒缓,他才慢慢闭上眼睛。

在众人的期待中,六月十三的圣寿终于到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治便起来了。

今日大典,上至宗室亲王,下到文武百官,乃至各国使节,都会进宫为他贺寿。

李治换上了隆重的衮冕,上衣黑色的宽身大袖,上绣“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八章;下裳是红色的多褶大裙,上绣“藻、粉米、黼、黻”四章。

臂分日月,背绣星辰,袖端、领缘之上织有金龙,头上也带了十二旒的冕冠,两侧垂下玉质的充耳。

年轻英俊的帝王,在这样一身庄重礼服的加持下,越发显得龙章凤姿,威严不凡。

萧筱上上下下地打量他,竖起大拇指道:“陛下今日真俊!”

李治的脸挡在旒珠之后,看不清表情,但声音里带了笑意:“胡说!你又不是第一次看朕穿礼服。”

“可是今日格外好看。陛下快去吧,今日大庆典,让那些外国使节也看看,我们大唐天子的风采。”

“你啊,什么时候和齐秉义学的拍马屁?”

李治指了指她,齐秉义却在一旁喊冤:“陛下可别笑话老奴了,就老奴这点子功力,尚不及淑妃娘娘之万一。”

萧筱也顺杆爬,“齐中官,承让承让,咱俩是卧龙凤雏。”

李治忍俊不禁,半晌后才端正了仪态,出得殿去。

到院子里时,他往安静的西偏殿看了两眼,出来坐上帝辇,才问道:“萧家那个十三娘,最近没闹出什么事来?”

齐秉义答道:“老奴倒是没听说,好像是病了,可能是上回丢了人,也不好意思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