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郑重点头:“是,我等记下了。”
夜行军悄然离开长安,定王府灯火通明,一点都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武胜男看了一眼不到三百人的队伍,其中还有些异域的面容,她早就听闻东突厥的旧部被朝廷招安,没想到定王殿下此次出兵也带着他们。
可是这几百人对上一万草原骑兵,加上火药也不是不可行,就是……有些危险而已。
就在她以为季允泽直接往北走的时候,却发现他转了个方向来到了宁州。
武胜男挑眉,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宁州守备杨中轩是陛下的人。
她隐约得到消息,宁州的队伍这时本该抵达长安城外,只等陛下和三皇子一声令下。
难道?
季允泽不知道她的想法,他来到宁州城外,那里已经有一众队列肃穆的战士在等着了。
朦胧月色下,杨中轩上前恭敬行礼。
“臣杨中轩参见定王。”
“起来吧。”季允泽颔首,他扫了一眼男人身后凛然伟岸的队伍,满意一笑,威严又郑重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下响起,“本朝建国至今,突厥一直不曾踏入丰州以南的领土,如今有人里应外合,引起外敌入侵,刀剑所向皆是我等守护的百姓。
为守护国土,避免战乱,请诸位将士与我等一起御敌,本王在此保证,一旦凯旋,本王就向皇兄请旨,为诸位加官晋爵;
若是有人不幸遇难,除了朝廷的抚恤,本王也会给予额外的补偿。”
齐策在一旁笑着调侃:“当然,这抚恤的钱虽然多,但是能用不上还是不用,殿下和我等希望听到诸位活着的消息。”
“殿下仁义大气,我等自然以身相报。”杨中轩觑了一眼季允泽的表情,笑着奉承。
之后,武胜男就看到,季允泽带来的人与宁州将士迅速融洽起来,再看杨中轩与齐策熟稔的态度,就知道宁州早就在定王或者说太子手中。
她对长安的情势更加安心了。
放下心来的她,也没打算成为孤狼,她跟在齐策身后,偶尔还和季允泽的部将聊些什么,一行人步伐匆忙,却带着一抹安逸。
杨中轩早就听闻凤凰台的消息,他不动声色打量武胜男,这位太子妃身旁得力的武将,早就因为火器营扬名天下。
今日再看齐策的态度,就知道定王也是赞同的,他按下心中的沉思,看来凤凰台一事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就是不知道太子妃除了盐引,下一步棋会走在哪里了?
——
薛庆彪大大咧咧占领了宁州的一个村落,手下高大的士兵就要抱着一个女子往外走,他警告道:“如今靠近长安,你给老子安分一点,要是误了大汗的事,老子立马斩了你!”
“将军。”那人不顾身下女子的挣扎,手指伸进那女子的衣物里,漫不经心道,“霁朝皇帝给我们行了那么多的便利,可汗为何不趁机南下,我瞧着脚下的土地比塞外好多了。”
“大汗的心思岂是你可以猜测的?”薛庆彪白了他一眼,他想起之前听到的巨响,眼里闪过一丝畏惧。
对于大汗的想法,他心中也有一丝猜测,霁朝有了那等恐怖的武器,他们还不如在草原做个雄踞一方的王,偶尔带着人攻城抢掠,自在逍遥得很。
只是季允泽来势汹汹,平和的朝廷一致对外,这种情况绝不是大汗想要的。
若是霁朝陷入内乱,大汗就有充盈的时间整顿草原,若是……入主中原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208章 不祥之兆
想着未来美好的生活,薛庆彪心中涌起一股火热,他也不管手下人的动作,看了一圈祠堂里的女人,很快选中一个,他奸笑着走过去。
忽然。
“报,前方数千米有不明队伍出现。”
薛庆彪严肃起来,他收起眼中的火热,拿起旁边的大刀往外走。
“肯定是霁国的人,老三,把这些俘虏看好,其他人随本将军杀敌!”
“是!”
灯火通明的祠堂里只剩下百来人,其中大多数都是本村的村民,他们看着高大威猛的外族人,眼里满是畏惧,男子却还是紧紧护住身后的女人。
鼻尖弥漫着血腥味,大门外边有不少尸首,都是那些不服想要抗争的人。
一个突厥士兵啧了一声:“快些结束吧,老子受不住了。”
“受不住,那就去死啊!”
在他身后,一个女子平淡的声音响起,她麻利地划开他的脖子,和队友一起收割这些巡逻的突厥士兵。
谢榆对村民微微一笑:“我乃霁国士兵,别怕,那些突厥人马上就要死了。”
随着她的话落,祠堂外边传来浓郁的血腥味,还有属于霁国的口音盖过了突厥人的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