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唐朝我成李承乾太子妃(462)

作者:凤傲雪 阅读记录

“立刻记录波动频率的变化。”她沉声下令,“同时通知地面团队加强防护措施,随时准备撤离。”

李承乾站在她身旁,眼神锐利地盯着那道能量漩涡:“它不是自然现象,这是某种回应。”

这一发现迅速传回联盟总部,整个宇宙科学院进入紧急分析状态。数小时后,初步结论出炉——漩涡的波动模式与星核内部能量结构存在高度一致性,甚至可以被视为其“意识”的一部分。

“这说明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能源体,而是一种未知智慧生命的存在。”一位资深科学家总结道。

消息一出,各文明代表纷纷表态,有的主张立即停止开发以避免冲突,有的则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应继续深入研究。最终,在房凝雪和李承乾的协调下,联盟决定暂缓大规模开采,转而设立专项研究小组,优先解析星核的“信息编码”。

随着数据积累的增加,科学家们逐步掌握了部分能量波动的规律,并尝试进行模拟反馈。令人震惊的是,当他们通过特定频率发射一组基础信号后,星核竟然做出了微弱但清晰的回应。

这一突破性进展迅速引发连锁反应。各成员文明开始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技术研发,希望借此打开通往更高级能源利用方式的大门。大唐率先组建了跨学科专家团队,联合宇宙科学院展开深度解析,试图破译星核传递的信息内容。

与此同时,联盟会议再次召开,围绕资源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

“我们已经确认,这种能量不仅可以作为高效动力源,还能被转化为多种形态,用于医疗、农业、建筑等多个领域。”一名科学代表展示着最新的实验成果,“如果我们能掌握稳定转换技术,将极大提升各文明的生活质量。”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些文明缺乏足够的科研人才,导致无法有效转化和使用资源;另一些文明则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能量损耗严重的问题,影响了整体效率。为解决这些问题,房凝雪提议建立“技术共享平台”,鼓励各文明之间互派专家交流经验,并组织联合攻关项目。

“我们要做的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共同进步。”她在会议上说道。

李承乾补充道:“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资源的使用方式,确保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经过多轮磋商,联盟最终达成共识:成立“宇宙能源研究院”,由各文明派遣顶尖科学家组成核心团队,负责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此外,还设立了“技术援助基金”,专门用于支持科研能力较弱的文明发展相关产业。

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

随着资源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文明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但由于货币体系和交易规则不统一,导致商业合作受限。为此,房凝雪提出建立“联盟通用贸易系统”,采用统一结算机制,简化交易流程。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高效的经济体系来支撑这场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她在一次高层会议上强调。

李承乾则亲自参与谈判,推动各大文明签订《星际资源贸易协定》,明确资源出口配额、价格浮动区间以及违约处理机制。此举不仅提升了市场透明度,也增强了各方对联盟制度的信任。

然而,在一次小型文明主导的贸易谈判中,一个新的议题浮出水面。

“我们建议试行‘资源代偿制’。”一名来自边缘星球的代表提出,“即用其他形式的价值交换资源使用权,比如知识、技术或劳动力。”

这个提议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担心这会导致资源分配失衡,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更具灵活性的合作方式。最终,联盟决定先在一个小范围内试点,观察效果后再做定夺。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偏远星球因长期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享受资源带来的红利。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房凝雪主导了一项名为“曙光计划”的大型工程,旨在改善这些地区的能源输送网络和交通设施。

“不能让任何一个文明被时代抛下。”她在视察一座新建能源站时说道。

李承乾则亲自监督施工进度,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按时交付并投入使用。在他的推动下,多个落后星球的电力覆盖率提升了近三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进行之际,新的发现再次打破平静。

在一处偏远星球的地下勘探过程中,科研人员意外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能够储存并缓慢释放高密度能量。这一发现迅速引起关注,有科学家推测,这种晶体可能是远古文明用来管理星核能量的一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