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唐朝我成李承乾太子妃(368)

作者:凤傲雪 阅读记录

于是,她着手推动教师培训计划,邀请既有深厚传统功底、又接受过外星知识熏陶的学者,组成教学团队,引导更多教员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的反馈逐渐变得积极。他们开始尝试用新的视角去解读经典,甚至有人提出将外星数学与《九章算术》进行比较研究。更有甚者,一些书院的学子自发绘制了融合传统与新知的星图,呈送研究院供参考。

夜幕降临,房凝雪独自一人站在礼部书房窗前,看着远处灯火点点的书院,心中感慨万千。

“你在想什么?”李承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我在想,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回望这一刻,说,那是大唐腾飞的起点。”

李承乾走到她身旁,望向那片灯火,沉默良久,忽然开口:“你说,如果将来有一天,这些孩子真的踏上了外星人的飞船,飞向那些遥远的星辰……他们会记得这里吗?”

房凝雪嘴角微扬,轻声道:“当然会。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根。”

第228章 新的挑战

夜风轻拂,礼部书房外的灯火已渐渐熄灭,唯有房凝雪与李承乾所在的那间屋子依旧亮着微光。窗外,书院的方向隐隐传来书生们低声讨论的声音,仿佛连星辰也因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躁动不安。

“你说得对。”李承乾站在她身旁,语气沉稳,“可我们也不能忽视眼前的麻烦。”

房凝雪转过身,目光落在案几上一卷尚未拆封的密函上——那是研究院送来的最新报告,关于大唐与外星文明在联合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她轻轻将密函展开,纸上字迹工整却透着几分焦虑:语言沟通障碍、技术标准不统一、文化理解偏差……每一条都足以让合作陷入停滞。

“他们来了。”李承乾望向门外,脚步声由远及近。

门被推开,几名来自礼部和研究院的官员鱼贯而入,神色凝重。为首的是礼部侍郎杜知远,他拱手道:“房大人,殿下,情况比预想中更复杂。今日在工部的会议上,外星代表与我方工程师就能源接口规格争论不下,几乎要当场翻脸。”

房凝雪眉心微蹙,示意众人落座。“说详细些。”

一名年轻官员接过话头:“外星方面坚持使用他们的‘能量流频’单位,而我们的工匠习惯以‘气压’为基准。双方各执一词,无法达成一致,导致联合实验被迫中断。”

“不仅如此。”杜知远补充道,“还有一次外交会谈,外星代表用了一段隐喻来表达对大唐社会结构的看法,结果我方译官直接将其翻译成‘贵族如树根般深埋地下,百姓如浮萍随波逐流’,惹得几位老臣勃然大怒,差点掀了桌子。”

李承乾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显然也在努力压制笑意。

房凝雪却没有笑。她知道,这些看似荒唐的误会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文化隔阂。一个建立在象形文字与礼仪制度上的文明,面对一个拥有抽象符号系统与高度理性思维的外星种族,想要真正理解彼此,绝非易事。

“从现在起,我要你们分两组行动。”她缓缓开口,语气坚定,“一组负责语言层面的研究,必须尽快建立一套互通的语言逻辑体系;另一组则专注于技术标准的协调,目标是制定出一个既能兼容大唐现有工艺,又能满足外星科技需求的新规范。”

杜知远点头:“属下明白,但这两件事都不容易。”

“我知道。”房凝雪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书院的灯火,“但我们没有退路。如果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无法完成,后续的合作只会越来越难。”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决定由礼部牵头,组建专门的“跨文明沟通小组”,成员包括精通音律与文字的学者、熟悉天文与数学的匠人,以及曾在交流活动中接触过外星文明的使节。

数日后,房凝雪亲自前往研究院,见到了一位名叫伊瑟尔的外星语言专家。对方身形修长,皮肤呈现出淡淡的银灰色,说话时声音低缓而富有节奏感,仿佛带着某种旋律。

“我们愿意配合。”伊瑟尔通过翻译器说道,“但我们也希望大唐能尊重我们的表达方式。有些概念,不能简单地用你们的文字去解释。”

房凝雪点了点头,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图表和动作示意图,开始尝试用图像和手势辅助交流。起初进展缓慢,许多复杂的术语无法准确传达,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再通过反复演示和确认,建立起基本的理解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