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研究院依旧灯火通明。
房凝雪站在控制台前,指尖轻点着悬浮投影,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可能性。
她知道,明天的发射,将是大唐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但她也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我们准备好了。”她低声自语。
下一刻,系统再次响起提示音:
【信号包准备就绪,确认发射?】
第222章 首次交流
【信号包准备就绪,确认发射?】
房凝雪的手指悬停在控制面板上,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串跳动的数据流。整个控制室内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仿佛被压缩到了极致。
“确认。”她轻声道。
沈墨迅速输入最终指令,系统发出一串低沉的嗡鸣,随后,一道淡蓝色的能量光束从大唐最新型号的空间通讯塔顶端射出,直冲云霄,消失在浩瀚宇宙之中。
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李承乾站在她身后一步之遥,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只手轻轻搭在她的肩头,传达着无声的支持。
信号已发,等待回应。
接下来的三天里,整个研究院几乎处于半封闭状态。所有参与项目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者都被安排在东宫附属研究院内,随时待命。而房凝雪则带着沈墨与几名核心技术人员日夜轮班监控信号回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也因这次行动掀起了新一轮讨论。有人担忧此举会暴露大唐的位置引来外敌,也有人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抓住。
但房凝雪知道,真正的压力不在朝堂,而在那片看不见的星空之中。
第四天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控制室时,系统的提示音骤然响起——
【检测到外部信号响应,频率匹配中……】
“来了!”沈墨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变化。
房凝雪立即调出主界面,只见原本空荡的接收窗口中,出现了规律波动的信号图谱。它不像之前那种混乱无序的探测信号,而是呈现出清晰的节奏感和重复结构。
“不是自然现象。”她低声说道,“是回应。”
李承乾快步走到她身旁,眉头紧锁:“他们回应了什么?”
“还不清楚。”房凝雪迅速调出解码模块,“但我们有办法。”
随着系统启动自动分析程序,信号开始被拆解成多个层级进行比对。起初的几个小时,进展缓慢,许多数据片段无法对应任何已知的语言模型或数学结构。
“他们在用一种复合式编码方式。”一名技术员皱眉道,“像是图像、声音和逻辑符号的混合体。”
“那就用我们的方式去解读。”房凝雪冷静地下令,“把他们的信息分层处理,先提取图像部分。”
几分钟后,屏幕上终于浮现出一幅模糊的画面。画面中是一个由六边形组成的几何结构,中心嵌着一颗不断旋转的晶体状物体,周围环绕着类似行星轨道般的环状光带。
“这可能是他们的象征物。”沈墨分析道,“类似于我们的国徽或者文化图腾。”
“继续解码。”房凝雪点头,“看看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
随着更多数据被解析,一组复杂的音频信号也被提取出来。那是一种介于低频震动与高频旋律之间的声音,听起来既像风的呼啸,又像某种生物的吟唱。
“这不是普通的语音。”一位语言学家惊讶地说道,“更像是情感共鸣。”
房凝雪闭上眼,静静聆听那一段音频。片刻后,她睁开眼,眼神明亮:“这是一种表达方式,他们可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情绪。”
“所以,他们在向我们表达友好?”李承乾问。
“至少,他们愿意沟通。”房凝雪嘴角微扬,“这就是第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的交流逐步加深。虽然仍有大量信息未能完全破译,但他们已经能够识别出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平、合作、知识共享。
更令人振奋的是,对方似乎也对他们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回应了大唐发送的信息,还主动传回了一段关于他们文明发展的简短记录。
那段记录经过系统翻译后,被投影在研究院的大厅中央。画面中,是一颗蓝色星球的演变过程——从原始海洋到智慧生命的诞生,再到科技飞跃和社会结构的形成。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巨大的空间站上,那正是他们目前所处的观测点。
“他们是观察者。”房凝雪看着画面,缓缓开口,“也许他们一直在寻找可以信任的文明伙伴。”
“而我们现在,成了那个伙伴。”李承乾接过话头,语气中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