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长的学者皱眉道:“可现在人心惶惶,若不加强防御,恐怕难以安心做事。”
“防御会加强。”房凝雪点头,“我已经命令羽林军驻守外围,并安排沈墨负责情报排查。至于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完成筹备工作。”
会议随即转入正题——首次发射任务的具体安排。
“我们这次的目标是将一枚多用途卫星送上高空,收集气象、地形、风速等基础数据。”房凝雪拿出一份详尽的方案,“同时,也要搭载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展示大唐文化。”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讨论。
“我认为应该优先搭载更多传感器,这样才能获取更精确的数据。”一名年轻学者率先发言。
“我同意,毕竟这是第一次正式发射,科学价值更重要。”
另一名老成持重的学者则提出不同意见:“但我们也该考虑长远影响。若能搭载一些代表大唐文化的物件,不仅能鼓舞士气,还能在各国使者面前展现我朝风采。”
争论持续了一阵,房凝雪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们可以兼顾两者。”
她翻开图纸,指着其中一页,“我建议采用分层结构,在主舱装载主要科研设备,副舱则用于放置象征性物品,比如玉简、铜镜、诗卷等,既能体现大唐文明,又不影响整体任务。”
众人纷纷点头,争议随之平息。
接下来几日,筹备工作全面铺开。房凝雪亲自监督设备调试,每一项参数都严格把控。
然而,问题还是出现了。
“太子妃,这边出了点状况。”一名工程师匆匆跑来,脸色难看,“动力系统的输出波动异常,可能会影响升空轨迹。”
房凝雪立即前往测试区查看情况。果然,火箭的动力模块运行不稳定,数值忽高忽低,显然存在严重隐患。
她蹲下身,仔细检查连接处的机关结构,发现一根导流管接口有细微错位,导致能量传输受阻。
“立刻拆解重装。”她下令,“接口必须完全吻合,误差不能超过半寸。”
几名工匠立刻动手调整,房凝雪则在一旁指导,“这里加一层密封环,防止能量泄漏;那边的阀门角度偏移,需要微调。”
几个时辰后,问题终于解决,系统恢复正常。
“多亏太子妃及时发现。”工程师松了口气,“否则发射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偏差。”
房凝雪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道:“科技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李承乾也在长安城中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后勤保障充足。他亲自召见工部尚书,要求调配最熟练的工匠支援基地,并向太医署索要一批特殊药剂,以防发射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
“殿下,这些药材极为珍贵,您确定要全部送去终南山?”太医令有些迟疑。
“送去。”李承乾语气坚定,“这次任务关乎大唐未来,不容有失。”
而在云中观内,房凝雪开始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发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列了一份清单。”她在沙盘上画出各种模拟场景,“包括燃料泄露、轨道偏离、通信中断、天气突变等。”
沈墨翻阅着清单,眉头紧锁,“这些情况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性,但如何应对?”
“每种情况都有对应的预案。”房凝雪指着沙盘上的标记,“如果发生燃料泄露,就启动备用供能系统;若轨道偏离,我们可以在地面进行二次校准;通信中断,则启用信鸽与烽火接力传递信息。”
“那天气呢?”阿米尔插话,“万一发射当天突降暴雨怎么办?”
“那就延后。”房凝雪答得干脆,“宁可推迟一天,也不能冒险行事。”
众人听后,心中踏实了许多。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逐步完成,房凝雪也开始安排发射当天的指挥调度。
“我会亲自坐镇指挥台。”她宣布,“李承乾殿下会在观礼台协助协调,沈墨负责情报与安全,其他人各司其职,务必保证万无一失。”
李承乾微微一笑,“看来你已经胸有成竹。”
“不是成竹在胸,而是不敢有一丝懈怠。”房凝雪轻声道,“我们走得太远,已经无法回头。”
夜深人静,房凝雪独自站在云中观的露台上,望着满天星辰。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再次打破宁静。
“太子妃!”一名侍卫气喘吁吁地跑来,“西北传来最新消息,敌军前锋已逼近终南山外围!”
房凝雪转身,眼神依旧平静如水。
“通知所有人,进入一级戒备。”她缓缓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发射时间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