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唐朝我成李承乾太子妃(330)

作者:凤傲雪 阅读记录

“当然。”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大唐的文化,从不怕被影响,只怕停滞不前。”

队伍渐渐远去,尘土飞扬,房凝雪站在原地,目送他们离去,心中却已有新的蓝图。

数月后,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抵达长安。他们在太学中学习《论语》《春秋》,也在工坊中见识大唐的造纸术与指南针。

某日,一名日本遣唐使在课堂上提出疑问:“为何大唐允许我们学习这些技艺?难道不怕被别国效仿?”

房凝雪听后,淡然一笑:“因为真正的强者,不怕别人模仿。相反,我希望你们回去之后,能用自己的方式发扬光大。”

那位遣唐使深深鞠躬:“太子妃之胸怀,令人敬佩。”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愿意前来大唐讲学,而大唐的学子也开始在异国崭露头角。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一封急报打破平静。

“太子妃!”一名探子匆匆闯入书房,“有三名大唐学生在西域失踪,最后出现地点在一处古墓附近。”

房凝雪脸色一沉,立刻翻阅手中的地图,发现那处古墓的位置,赫然与之前那张神秘地图上的标记重合。

她猛地站起身,对身旁的沈墨下令:“调派人手,即刻出发。”

李承乾走进来时,正听到这句话。

“又是那个组织?”他问。

“我不知道。”房凝雪握紧拳头,“但我可以肯定,他们盯上的,不只是文化遗产。”

李承乾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你要亲自去?”

她点头:“如果这次错过线索,恐怕再也找不到他们。”

他看着她,眼神复杂,却终究没有阻止。

夜色降临,东宫灯火通明。

房凝雪披上斗篷,走出书房,准备启程。

“等等。”李承乾突然叫住她。

她回头,只见他手中拿着一枚玉牌,上面隐约可见一道熟悉的符号。

“这个,”他低声说,“是在那名潜入尚书省的人身上找到的。”

房凝雪接过玉牌,指尖触到那冰冷的纹路,心中忽然升起一种预感。

“你觉得……它意味着什么?”她问。

李承乾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小心行事。”

第200章 国际学生交流

夜色如墨,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房凝雪站在窗前,手中紧握着那枚玉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符号,心绪翻涌。

“你真的要去?”李承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她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点头:“如果这次错过线索,恐怕再也找不到他们。”

他沉默片刻,缓步走近,将一件斗篷披在她肩上。

“我陪你。”他说。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沈墨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太子妃,西北传来的消息,又有三名大唐学生失踪,地点仍在古墓附近。”

房凝雪眼神一冷,转身抓起案上的地图,迅速展开。

“立刻调派人手。”她语气坚定,“我要亲自去。”

沈墨迟疑了一下:“可如今长安这边……”

“让张大人暂代政务。”李承乾接过话头,“我会稳住朝堂。”

沈墨不再多言,拱手退下。

房凝雪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李承乾:“等我回来。”

他伸手抚过她的发丝,轻声道:“小心行事。”

——

风沙漫天,西域边陲。

房凝雪一行人策马疾驰,直奔古墓所在。一路上,她不断回忆起那些神秘符号、消失的学生,以及潜入尚书省的黑衣人。

这一切,绝非巧合。

抵达古墓外围时,已是深夜。沈墨带领暗卫先行探路,房凝雪则在一顶临时帐篷中查看情报。

忽然,一名侍卫匆匆进来:“太子妃,我们在山脚发现了一群人,似乎不是本地百姓。”

她立即起身:“带我去看看。”

来到山脚下,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围坐在篝火旁,其中一人正用陌生的语言低声交谈。房凝雪仔细一听,竟是波斯语。

她心中一动,悄然靠近。

“……他们说,只要找到那个机关,就能解开所有的秘密。”那人低声说道。

房凝雪心头一震,悄悄示意沈墨继续监听。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惊呼一声,指向不远处的一片废墟。

“那边……好像有动静!”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道身影从废墟中缓缓走出,身披长袍,脸上蒙着布巾,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房凝雪瞳孔微缩。

那是……一个外国人?

那人缓缓走近,目光落在她身上,随即开口,说的是流利的汉语:“太子妃,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