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唇角微扬,眼底浮起一丝暖意。
---
翌日清晨,天光初现,长安城外已是人影攒动。
房凝雪与李承乾站在一处山坡之上,俯瞰下方熙攘人群。各地百姓纷纷前来领取树苗,孩童们抱着细小的松柏,老人们则在一旁指点着种植的位置。远处有官员正指挥工人搭建临时仓库,用于存放从各地运来的树种和工具。
“护林令已经下发,”房凝雪一边走,一边向身旁的官员交代,“各州县需在十日内完成首批植树任务,并上报成活率。”
“是!”几名官员齐声应道。
李承乾负手而立,看着眼前景象,忽然道:“没想到,真有人愿意干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
“不是他们愿意,而是他们明白,这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子孙。”房凝雪淡淡道。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男子快步跑来,脸上满是汗水:“太子妃!太子殿下!”
两人停下脚步。
“洛阳那边传来消息,”男子喘息着,“几家造纸坊联合上书,要求减免排污税。”
李承乾皱眉:“又是他们。”
房凝雪神色不变:“让他们知道,规矩既定,便无例外。”
男子点头离去。
李承乾望着她的背影,忽然笑了:“你这张嘴啊,比刀子还利。”
“我只是说出了事实。”她回头看他一眼,“若连这点压力都顶不住,日后如何面对更大的阻力?”
他摇头失笑,不再多言。
---
几日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潮。
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号召,在山坡、荒地、河岸等地种下大量树木。朝廷不仅派遣专人指导,还在各大村庄设立奖励点,凡完成植树任务者,皆可领取粮食或布匹作为奖励。
关中一带,原本因过度砍伐而变得光秃秃的山丘,如今已被层层叠叠的绿意覆盖。工部派出的官员带领工匠修建水渠,引导山泉灌溉新栽的树苗。而在剑南,曾经因泥石流而受灾的村落,如今也在恢复生机,百姓们自发组织起巡林队,防止滥伐行为再次发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此感到满意。
某日傍晚,赵子昂一行人在巡查途中,于一处偏僻山谷发现数具被焚毁的树苗残骸。地面焦黑,空气中弥漫着尚未散尽的烟味。
“有人故意破坏。”赵子昂蹲下身,捡起一块半焦的木片。
身旁的属下皱眉:“要不要立刻上报太子妃?”
赵子昂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先派人封锁现场,再查一查附近是否有可疑之人出没。”
他抬头望向远方,山林深处,似乎有一双眼睛正在暗处窥视。
---
与此同时,房凝雪在东宫书房内审阅各地上报的植树进度表。
“关中已完成八成,剑南七成,河南六成……”她低声念着,眉头却越皱越紧。
李承乾走进来,见状问道:“怎么了?”
“有些地方进展太快,反而让人不安。”她将手中的卷轴递给他,“你看这几处,上报的树苗数量远超实际发放量。”
李承乾接过一看,果然发现几处数据存在明显矛盾。
“有人虚报政绩?”他眯起眼。
“不排除这种可能。”房凝雪站起身,走到窗边,“但更让我担心的是——背后是否另有势力在搅局。”
李承乾沉默片刻,忽然道:“你想亲自去看看?”
她微微一笑:“当然。”
---
又是一场春雨过后,大地苏醒。
山坡上的新绿愈发浓郁,空气里夹杂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孩童们在林间奔跑,笑声清脆,仿佛整个大唐都在这一刻焕发出新的生机。
然而,在某个偏远山村,一场诡异的事件悄然发生。
一夜之间,数十棵刚种下的柳树全部枯死,枝叶发黑,根系腐烂。村民惊恐万分,传言四起,有人说那是山神作祟,有人说是诅咒降临。
赵子昂接到消息后,立刻带人赶往事发地。
当他踏入那片死树林时,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他蹲下身,伸手拨开泥土,赫然发现地下竟埋着一层黑色粉末。
“这不是自然死亡。”他低声喃喃,“是人为投毒。”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探子奔来禀报:“大人,我们在村外发现了几个可疑之人,正要抓起来审问!”
赵子昂站起身,眼神骤冷:“带我去看看。”
他转身走向村口,身影消失在晨雾之中。
而就在不远处的山崖上,一双冰冷的眼睛正静静注视着这一切。
第195章 污染治理成效
晨雾未散,赵子昂站在死树林边缘,脚下的泥土仍带着昨夜雨水的湿意。他低头看着那层黑色粉末,手指轻轻拨动,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