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唐朝我成李承乾太子妃(319)

作者:凤傲雪 阅读记录

她眼神一冷,低声喃喃:“终于,开始了。”

第191章 保障制度试点

火光映红了长安的夜空,喊杀声渐渐远去,但房凝雪知道,这只是风暴前的平静。

她坐在东宫书房中,手中翻阅着一份份来自洛阳、成都与长安三地的汇报。社会保障制度试点即将启动,而地方上的阻力也随着风声越刮越猛。

赵子昂站在她身旁,低声禀报:“太子妃,洛阳那边已经开始散布谣言,说朝廷此举是打着‘为民’之名,实则要夺世家田产,断他们生路。”

房凝雪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沉静:“他们怕了。”

“我们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赵子昂道,“百姓宣讲团明日一早便出发,先在长安城内设立安老院与惠民医馆,再逐步推进至各坊县。”

房凝雪点头:“让宣讲团务必讲清楚政策细节,尤其是养老和医疗部分,百姓最关心这些。同时,准备好应对世家煽动的反扑。”

赵子昂应声退下。

次日清晨,长安街头张灯结彩,街道两旁挂起布告,写着《大唐社会保障试行条例》的详细内容。百姓们围在公告栏前,议论纷纷。

“听说以后看病不用钱了?”

“是真的?我娘前年病重,花了家里大半年积蓄都没治好……”

“还有孤寡老人也能住进官府建的院子里,有人照顾?”

宣讲团成员身穿统一服饰,手持话筒,在街边搭建的小台子上开始讲解:

“诸位乡亲,自今日起,凡六十岁以上无依无靠之人,可前往安老院登记入住;凡贫困之家患病者,皆可在惠民医馆免费诊疗,药费亦由官府承担!”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就在此时,一道冷笑从人群中传来:“朝廷真有这么好心?不过是拿咱们当试验品罢了!”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名身着锦袍的男子冷冷一笑,身边几名随从也跟着附和。

赵子昂眼神一冷,立刻示意手下上前查问身份。

那男子却不慌不忙,拱手笑道:“在下裴家门客,姓杜,名仲,只是替百姓说句实话罢了。”

赵子昂眯起眼:“杜德昌的弟弟?”

杜仲微微一笑,并未否认。

赵子昂心中一凛,立即派人将此人控制起来,同时继续维持现场秩序。

房凝雪早已得知此事,她站在高处望着这一切,神色不动。

“他们终于动手了。”她低声喃喃。

---

三日后,长安试点已初见成效。

安老院收容了第一批老人,惠民医馆迎来了第一位接受免费治疗的病人,赈济所也开始发放临时补助。

然而,地方世家并未善罢甘休。

成都方面传来急报,当地世家联合抵制新政,甚至故意囤积粮食,制造供应紧张,试图动摇民心。

房凝雪收到消息后,当即下令调拨三万石粮草,紧急运往成都,并命令户部严查囤积行为,一经发现,按律治罪。

与此同时,她在东宫召见了几位民间商贾代表。

“本宫希望你们能配合新政,捐资共建。”她开门见山。

一位年长商贾皱眉道:“太子妃,不是小人不愿帮忙,而是这等事若开了头,往后朝廷是不是还要我们出钱修桥铺路、建学堂、养兵士?”

房凝雪淡然一笑:“你愿意出钱,是为国为民,朝廷自然会记你一功。若不愿出,也没人强求。但若有人借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那便是与天下人为敌。”

那位商人脸色微变。

房凝雪继续道:“而且,本宫还准备推行‘义商令’,凡是对新政有贡献者,可得免税三年,并赐匾表彰。反之,若有破坏者,轻则罚没家产,重则流放边疆。”

众人顿时沉默。

良久,一人站起拱手:“太子妃明示,我等愿尽绵薄之力。”

房凝雪满意地点了点头。

---

数日后,试点进入第二阶段。

房凝雪亲自前往长安南郊的一处赈济所,查看失业救济金发放情况。

百姓排成长队,脸上带着期待与谨慎。

她走到一处柜台前,看到一名官员正懒散地翻着名册,动作缓慢,甚至有些敷衍。

她眉头微皱,转身对赵子昂低声道:“换人。”

赵子昂立刻安排人手替换那名官员。

随后,房凝雪又走访了几处安老院,发现其中一间条件极差,饭菜粗劣,甚至连被褥都不够。

她当场责令负责人整改,并命礼部三日内重新选派管理团队。

回程途中,她接到密报:“洛阳方向,有世家正在秘密联络吐蕃商贩,意图走私粮食,扰乱市场。”

房凝雪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让他们跳吧。”

赵子昂却担忧道:“若他们真把粮食卖到吐蕃,不仅影响试点,更可能引发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