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缓缓放下情报,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看来,真正的对手,终于要现身了。”
窗外,一只夜枭无声掠过,仿佛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
高昌王城,晨曦微露。
大唐密使一行人策马穿过城门,身披风尘,神情肃然。他们身后是三辆低调的马车,装载着房凝雪亲自拟定的联盟草案、军事合作条款以及几件象征大唐诚意的新型兵器样品。
高昌国王阿史那·鲁赫早已在王庭前等候多时,身披金甲,目光如炬。
“大唐使者远道而来,本王甚感荣幸。”他亲自迎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与期待。
密使领队李昭上前一步,拱手行礼:“下官李昭,奉太子妃之命前来,愿与贵国共谋安定大计。”
阿史那·鲁赫微微颔首,随即挥手示意众人入殿。
宴席之上,酒香四溢,歌舞升平,但气氛并不轻松。
“大唐所提联盟之事,我已细读。”阿史那·鲁赫端起酒杯,语气平稳,“但我高昌地处西域咽喉,常受吐蕃与突厥骚扰。若无实质性援助,恐怕难以说服国内贵族支持此议。”
李昭神色不变,轻声道:“陛下放心,太子妃早有安排。即日起,大唐将派遣战术顾问团进驻贵国边军,并提供一批新式武器装备,协助贵军提升战力。”
此言一出,王庭内众臣皆动容。
“哦?”阿史那·鲁赫眼神一亮,“你们所说的战术顾问团,可否立即前往边境?”
“当然。”李昭点头,“他们已在途中,预计五日内便可抵达。”
阿史那·鲁赫放下酒杯,目光锐利:“好,那就让我看看大唐的实力是否如传闻般强盛。”
---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新罗。
大唐密使杜怀瑾正站在王都庆州的议事厅外,静静等待召见。
新罗朝廷对联盟草案的态度复杂。朝堂上,亲唐派与主战派争执不下,一方主张借助大唐之力稳固边疆,另一方则担忧此举会引发突厥与倭国的敌意。
“杜大人,陛下请进。”一名宦官低声传唤。
杜怀瑾整理衣冠,步入殿内。
新罗王金政明端坐高位,神色冷峻:“大唐所提联盟,意图何在?”
杜怀瑾不卑不亢地答道:“为抵御‘卍’字组织及境外势力渗透,维护西域乃至整个东亚的稳定。贵国若能加入,不仅能获得大唐的战略支持,还可优先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金政明沉默片刻,忽然一笑:“听闻大唐最近与高昌走得极近,不知是否已有军事部署?”
杜怀瑾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此事属实,但并非针对任何国家,而是为了共同防御。”
金政明轻轻敲击案几,眼神深沉:“若大唐真有诚意,不如先在贸易上展开合作。待时机成熟,再谈军事。”
杜怀瑾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对方的用意——这是缓兵之计,也是试探之举。
“陛下英明。”他躬身应允,“下官这就回去禀报太子妃,提议先行签署经济合作协议。”
金政明满意地点了点头。
---
于阗王城,黄沙漫卷。
大唐密使赵子昂刚踏入城门,便被一群士兵围住,带往王宫。
“你们大唐来得倒是时候。”于阗王子阿塔尔冷冷地看着他,“北疆部族蠢蠢欲动,而我们兵力空虚。你可知,昨日又有三座村庄被焚毁?”
赵子昂神色凝重:“殿下,太子妃早已预料到局势变化,特派我来商讨合作事宜。”
“合作?”阿塔尔冷笑,“你们能给我们什么?粮食?还是兵士?”
赵子昂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对方:“这是太子妃亲笔信函,还有一份关于防御策略的详细计划。另外,若贵国愿意提供玉石资源,大唐可提供长期安全保障。”
阿塔尔接过信,眉头微皱,似乎在权衡利弊。
“我需要时间考虑。”他最终说道。
赵子昂没有催促,只是淡淡一笑:“殿下尽可慎重。不过,请务必留意边境动静。据我所知,‘卍’字组织的探子已经潜入于阗。”
阿塔尔脸色骤变:“你说什么?”
赵子昂不再多言,只留下一句:“太子妃提醒殿下,防人之心不可无。”
说完,他转身离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
长安,东宫书房。
房凝雪翻阅着最新送来的三地汇报,眉宇间透着一丝疲惫。
“高昌方面进展顺利,战术顾问团明日便可出发。”她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点头:“那新罗呢?”
“还在观望。”房凝雪轻叹,“但他们提出了经济合作作为过渡,我想可以答应。”
李承乾沉吟片刻:“于阗那边如何?”